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魏王朝的历史贡献

(2018-02-02 16:50:07)
标签:

转载

分类: 出版、宣传、研究、论文
原文地址:北魏王朝的历史贡献作者:昆仑

 

北魏王朝的历史贡献

曹杰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鲜卑人来自大兴安岭,有远见,有智慧,自称黄帝之后,与汉人同宗。他们金戈铁马,以无所畏惧的精神,消灭盘据在中原大地上的割据势力,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国土面积东至东海,西跨西域,南至长江,北至贝加尔湖,与南方刘宋王朝对峙,统称南北朝。他们又以气吞山河的气概进行改革:离散部落,改牧从农,推行汉制,尊儒崇孔,均分田地,建立三长等等,政治、经济、文化大为发展,使国家上升为鼎盛时期,为中国历史做出贡献。那具体来讲,他们有些什么贡献?

第一、是统一北方。当时社会正是16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大批少数民族拥进中原,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和一些政权,相互攻战争夺领土,打得一昏地暗,百姓无法生活,到处逃难,史称村庄土地荒芜,十室九空,是中国历史上最血醒,最黑暗的时期。鲜卑人建立北魏后,将这些国家和政权全部消灭,统一了北方,百姓安居乐业,否则中国便会四分五裂,长期陷于战争,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北魏的第一贡献。

   第二、是均田改赋。十六国之乱后,一些富人逃到南方,一些寸土南离,筑墙筑堡,依靠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招募武装流民,亦耕亦战以自保。这些大地主经营的堡垒,被称做无坞壁。如此一来,中原大地上出现了无以数计的坞壁。大量躲避战乱无家可归的农民,便进入坞壁做佃户和奴隶。坞壁与坞壁相联系,在中原大地上形成种巨大势力。北魏统一中原后,因其数量太大,既不能将迁散,又不能将其消灭,只好给那些坞壁主封官,称宗祖督户,令他们给征收租赋,维护地方治安。那知这坞壁内是千人其籍,百户一家。坞壁主是向下收得多,向上缴得少,欺骗国家,坑害百姓,不高兴时还稿武装暴动。针对这种情况,冯太后执政期间,便将土地收归国有,登记户口实行均田。男子每人分农田40亩,桑田20亩;女子分农田20亩。桑田10亩,奴隶被解放,与常人上样分田;牛一头分30亩,户以四头为限。租赋收为一夫一妻征谷2石、帛一匹、丝一斤。这 一举措使国家由乱到治,由动荡变为安定,经济大为发展,实现中有九年之粮,民有三年之备。这均田是我国耕者有其田,实行最早最合理的土地制度。不只使北魏上升为鼎盛时期,也为陏唐盛世奠定基础,对后也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是推动佛教的发展。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后,尽管汉明帝极为重视,但佛教教义有不拜父母、不拜皇帝内容。这简直是六情不认,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因而一直发展不起来。十六国战乱不息,民不聊生,百姓便拜到佛教救苦救难旗下,好多人都加入佛教。太武帝入主中原后顺应民心,下令部队保护僧尼,对寺庙不得打扰。接着他拜访高僧法果,法果便跪下向他一拜。道武帝奇怪地说:佛教不拜父母不拜皇帝,你怎么给我跪下?法果说:我不是拜皇帝,能弘道者即佛,我是拜佛。道武帝听后大受启发:这样岂不佛即帝,帝即佛。于是奉佛教为国教,封法果为道人统,总管佛教,在国内大兴土木,建设寺庙。并给寺庙划分土地,免除僧尼役赋,发展寺庙经济,很快佛教发展在全国形成盛势。期间虽经太武灭佛,但文成帝复佛后发展更胜一筹,不只寺庙建设,石窑也大量出现,朝野上下几乎都信佛。不只将佛教发展推向顶峰,且使其中国化,与儒道二教一样,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三教合一的悬空寺和昊天寺,建设起来。

第四、是推动雕塑艺术发展高潮和魏碑书体的诞生。雕塑产生于石器时期,其后各个时期都有不同发展,范围都很有限。到北魏因佛教发展开窟建寺,使其发展到高潮。当时北魏都城平城集中了大量的雕塑工匠,来自全国各地、西域及印度。他们有的是被迁来,有的是被请来,有的是慕名而来,都成了开云冈石窟和建寺庙的工匠。政府对此极其重视,配有专人管理,从上到下有一套编制。其中有研究,有设计,有加工,还组织观摩机构。并规定雕塑工匠子继父业,不得改行。就这样一代代地传着,在全国建成云冈、鹿野苑、方山、须糜山、敦煌、龙门等数十处,寺庙近万所,将雕塑艺术推响高峰。魏碑刀刻斧凿源于雕刻艺术,成为北魏的一种书体。中国文字发展经甲骨文、金文、籀篆,到汉代变为隶书。魏碑承前启后为唐楷奠定基础,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与雕塑一起为中国艺术做出贡献。

第五、 是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各朝各代都有,但都是自然融合,唯北魏却是政令性融合,干予性融合,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得融合,毫无选择余地。因而融合非常迅速,非常彻底。北魏前期,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相互恶斗,史称十六国之乱。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中原,尊儒崇孔,大量启用汉人,推行汉化政策,废除少数民族父死子妻其继母,兄死弟妻其嫂,一家为婚,同姓为婚习俗。号召结他族之婚,行二族之好。并以指婚、赐婚等形式,使少数民族与汉人通婚。他们采取多种措施,从生产方式融合,到生活方式融合,从文化上的融合,到血统的融合。使民族界线消失,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北魏与欧洲的古罗马同期,版图大致相同。因北魏实现民族融合,尽管中国历代王朝更迭,版图却始终不变。古罗马未实行民族融合,其解体后便分裂为许多个国家。这是北魏民族融合的贡献。

    北魏上承魏晋,下启隋唐,虽未统一全国,却是中国历史上的结点,推动了中国转型发展。没有北魏,就没有隋唐盛世,更不会有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伟大中华文化。北魏对中国历史贡献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抹煞的。但由于尊王攘夷传统的影响,史料对其记载很少,以至有贬损,我们今天应该为其正名,还原其真实的历史面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