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6-07-16 06:18:58)
标签:

申遗

广西

左江花山岩画

分类: 世界遗产、文物、建筑、考古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入选世界遗产
2016-07-16  来源: 新京报(北京)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

  2000多年被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在左江沿岸200多米悬崖上的花山岩画,7月15日被世界遗产委员会终审选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岩画类遗产。
  考古专家介绍,花山岩画有“断崖上的敦煌”和石壁上的“无字天书”之称,与周边的墓葬和遗址时代接近,可以互为证据,准确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据悉,此次中国还将湖北神农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进行申报,预计将于17日审议是否通过。

  填补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空白

  当地时间7月10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也可视为世界遗产委员会始于1977年,每年召开一次的“例会”,主要职责是审核、批准新申报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15日15时39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微公布,中国左江花山岩画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部随后介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成为我国第35项世界文化遗产、第49项世界遗产,实现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能准确反映当时人的活动历史

  据悉,左江岩画是广西崇左市境内遗存在山体崖壁上的古代图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活动遗迹,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说,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并不意外,即使在岩画众多的中国,也有其独特性。
  “中国出岩画的地方不少”,他说,但是左江花山岩画周围的墓葬和遗址与其时代相近,可互为佐证,就形成了证据链,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当时人的活动历史,所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其重大价值。

  揭秘
  花山岩画图像多为人形

  崇左市官网介绍,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龙州、江州、扶绥4个县(区)范围内,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长200多公里的岩壁上。已查明的左江花山岩画共有79个地点共178处计289组,以宁明县明江河畔的花山岩画规模最为宏大,在临江一面长210多米、高约50米的陡峭悬崖上,可辨认各种赭红色图像多达1800多个,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最多的一处岩画。
  公开资料显示,左江岩画上的图案多为人形动作,有文保专家认为,其表现的是逢年过节的祭祀场面,或许还能解读出先民对青蛙的崇拜,
  刘庆柱认为,目前可确认的是,左江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左江沿岸的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留下的重要文化遗存。

  追问“后申遗时代”有何难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15日“申遗”成功,对于左江岩画来说只是个开始。“岩画的保护难度很大”,他说,首先是环境问题,因为花山岩画裸露于室外,再加上广西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霉菌等便是保护的一大难题,“敦煌壁画在室内,比花山岩画好办些”。
  其次则是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作为世界遗产,必然要承担着展示、传承文化的任务,“光看的话问题不大”,刘庆柱说,关键是控制参观的人数,“去的少了发挥不了文化遗产的作用,多了又可能带来保护问题”。
  关键在于岩画周边的附属设施,“比如交通水电、汽车往返等”,刘庆柱说,这些现代设施一多,可能造成岩画的保护问题,所以关键在于设置可行的游客量,平衡参观和保护的问题,“要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榜样作用”。
  (作者:黄颖)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6-07-15    来源:国家文物局

     当地时间2016年7月15日10时20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随着大会主席Lale Ulker女士一声敲击,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以符合世界遗产第iii、vi标准,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9处,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由岩画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 个文化景观区域组成,包含38 个岩画点(共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岩画所在的山体和对面的台地,以及约105 公里左江、明江河段,面积总计6621.6公顷。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是目前对该传统的唯一见证。左江花山岩画中的铜鼓及相关元素与当地铜鼓文化直接相关,见证了该区域广泛兴盛的文化特色。
     在大会审议阶段,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10余名代表先后发言,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给予高度评价,对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示积极支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代表中国政府在发言中表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中国为构建代表性、平衡性和可信性的《世界遗产名录》所做出的新的努力和贡献。针对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提高所有38处遗产点的保护等级,开展全部岩画点的保护、加固项目,以及后续监测等问题,刘曙光表示,中国政府将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规定,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议要求,做好花山岩画的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环境保护与整治,以及其他岩画点的后续保护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于2016年7月10日至2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共有8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Lale Ulker女士担任会议主席。
     本次会议共审议世界遗产申报项目27项,其中文化遗产14项,自然遗产9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与此同时,会议审议了108项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的保护管理状况和48项已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的保护管理状况。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