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58030106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传统节日中的海南“儋州调声”欢乐演唱者们
(2016-02-22 20:39:58)
标签:
海南
儋州调声
旅游
分类:
旅游、风光、民俗、传统文化
“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沿海洋浦特区、三都、峨蔓、木棠等地。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调声的内容以表达爱情、幸福生活为主,以曲调优美和群体娱乐的特点流传于儋州、三亚、昌江、白沙、东方一带。由此,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唱调声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在农闲时节、逢年过节,在山坡野地、乡镇集市都可进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农历八月十五唱调声尤为盛行。
“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地处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建置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特别是北宋一代文宗苏东坡曾谪居此地,弘扬文教,使儋州自古就有“诗乡歌海”之称。
“儋州调声”体裁近似民间小调。曲调有宫、商、羽等多种调式,旋律进行中还经常出现调式交换和转调变化。而且,“儋州调声”在发展中善于吸收古曲、现代歌曲及外国歌曲旋律,这也是调声艺术常唱不衰、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老的儋州山歌歌词大多是韵脚宽松的“二句半”。后来人们在劳动中又学到“车水歌”的旋律,再加入节拍鲜明的舞蹈节奏和情绪昂扬的音调进行集体对唱,演唱时手臂和身体随歌声节奏前后摆动。
儋州青年男女的对歌主要以调声为主。对歌时男队和女队对面站成2横列队,列距3米左右。对歌前每列队员互相勾住尾指,由歌头起调,领唱、指挥和选择歌词。男队先唱,女队答唱,对歌当唱完第一段唱词后,唱一二句曲调代替乐器过门,接着唱第二段。队形随时变化,时而半圆,时而一字摆开,歌手手勾手,两脚有节奏地前后左右摆动。对歌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答不上)为止。对歌比赛时,各队都有统一的服饰,连草帽、眼镜、鞋子、手表都相同。节日期间,对歌场上十几队、几十队男女歌手互比高低,观看群众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董耀会:《长城——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国文物报连载-3)
后一篇:
《十堰晚报》谈竹溪关垭是不是楚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