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每日新报》:从“淹没”到不堪重负的野长城

标签:
天津每日新报京津冀长城现状调查野长城 |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
长城生存现状调查
2015.7.4 来源:《每日新报》
记者:单炜炜 见习记者:邵毅
需要修缮也需要“禁行”的野长城
京津冀是中国长城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地区,是中国历代长城的一个大博物馆。有人统计过,北京的长城景点(含景区内有长城的)有40个左右,而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长城景区,目前基本都是国家的4A、5A级。
“长城的历史太久,体量太大了,所有的修缮都是少数的、局部的,没有也没法进行全局性的修缮。”在采访中,董耀会告诉记者,在一定程度上讲,规划在景区内除刻字等行为外,长城基本已经不存在破坏状态,而那些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的野长城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才是最紧迫的,亟须“抢救性修缮”。
金山岭长城全长10.5公里,目前尚有3公里多的长城段落未经过维修;紧挨着金山岭的涝洼乡,有一段4.4公里的五道梁野长城,整个乡里的野长城就长达20多公里;经过测绘,天津境内的长城段,一共有40283.06米,张鸣宇说,目前修复的只有3025米;八达岭长城所在的延庆县内,至今依旧有170多公里的野长城。这170多公里的野长城中,有20多公里被修缮过。最近一次修复是在去年9月,当时一共修复了6段,总长共计4400米的野长城。从今年6月开始,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又一次开始对县内的野长城进行修缮。延庆县文物管理所修复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修复的野长城一共有3段,总长在3000米左右,有两段已经开工,目前正处在清理现场阶段。“这3段野长城算是损毁比较严重的,有的敌楼塌了,有的只剩下半边城墙,光敌楼可能就要修复6个。”延庆县文物管理所修复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野长城的修复着重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对野长城进行最大限度的加固,如果原先散落在野长城周围的城砖在强度上能够适应,那么依然要坚持使用原先的城砖,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姿态。
前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关于延庆县八达岭镇石峡关口段长城(公路处豁口及88号敌台)抢险加固方案》,就明确要求修缮过程中不得大面积补砌、补筑长城墙体,“对于早期坍塌并已呈稳定状态的长城墙体,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进行原址复原或重建。”一方面是急需修缮保护,北京怀柔的一段野长城就在一位长城爱好者的轻轻一跃中,倒塌了一片城墙;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日益增多的探险者们。2010年,到五道梁游览的游客不足百人,而2014年一整年,仅仅登记过的游客就超过了两千人。相比之下,北京著名的野长城箭扣长城也成为北京野长城攀爬的“圣地”,董耀会告诉记者,每年攀爬游客已经达到数十万人。早在2005年,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明文禁止攀登未被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但这显然无法阻止探险者们的好奇心和挑战欲,而由此带来的安全事故也“比比皆是”。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自2011年以来,怀柔公安分局共接报因攀爬“野山”、“野长城”被困警情86件,救助被困人员236人,其中有52人不同程度受伤,最长被困时间达76小时。去年2月27日,6名驴友攀爬箭扣野长城遇险,一名男子跌落悬崖不幸遇难。慕田峪长城景区的新闻发言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慕田峪景区内,会在景区长城与野长城的交界处设立铁栅栏、警示牌等,提醒和阻止游人行进到野长城上去。“但是依然还是会有不少的长城穿越爱好者想方设法地躲避开,对此我们也挺无奈的。”董耀会说,“这样的地方,政府应该尽快组织力量,进行维修和保护性开发利用。既保证长城的安全,又能满足游人感受长城的需要。”
各景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巡护队
有一种破坏长城的行为,特别的“膈应人”——乱刻乱画。天津黄崖关长城在去年“被迫”设立涂鸦墙,张鸣宇介绍,每年有35万游客来景区游览,长城顶峰刻画最严重,但修复的速度比不上刻画的速度。在八达岭长城上,中外游客的留言留名更是比比皆是,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工作人员表示,修复是个难题,因为“不太可能换砖或者抹平,即便是用泥覆盖,时间长也会掉下来”。
所有长城景区都设立了巡护队,八达岭上的巡护队主要由综合管理大队、志愿者等组成;天津黄崖关长城管理局专门成立了20多人的执法大队;金山岭长城景区则每500米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他们主要的工作一是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阻制止,二是对险情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这种巡护制度,业内也普遍认为应该推广到整个野长城的保护制度中。事实上,作为对长城开发和保护情况较好的京津冀地区,不少志愿者和长城附近的村民,已积极参与到长城护卫中来。黄崖关村的孟庆鹤,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制止当时村里所谓“破四旧”“废物利用”“向长城要材料”的行为,几年前身体不错时,还坚持每天去长城上捡游客扔的垃圾。“仅仅靠当地几个文物干部,所能起到的监管作用是不够的。”董耀会说,长城的保护应该先纳入到有序的管理状态中,实时掌握长城的变化动态。“每年有很多长城在倒塌,由于没有纳入监管,倒塌之后甚至都没有人知道。”志愿者队伍尤其是野长城沿线上的村民队伍更应该有制度上的保障。郭中兴说,涝洼乡的野长城也由滦平当地政府划分给金山岭长城管理局。“我们建立以村民为主的巡护队,7个人每人负责两三公里的长城段。”巡护队每周六日要进山进行巡护,并建立了专门巡护日志,有情况马上汇报,定期还有情况汇总的会议,“待遇和景区工作人员一样,由景区门票中出钱。”被驴友们称为“长城老白”的村民白春向就是五道梁长城一段的巡护员,“主要还是森林防火以及巡视一下有没有在长城上乱涂乱画的情况。”五道梁长城没有门票,巡护员劝阻不成,会要求来爬长城的人登记一下,才能上去。
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资金。张鸣宇说,修一座长城上的楼要比重新建一座新楼花费更多,“作为要塞的长城,很多建筑都是在险要的山峰上,光是材料的运输就是相当困难,至今很多时候也依旧是靠马拉人扛。”去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京宣布成立,首批获赠捐款总额达1819.3228万元。希望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援,是众多基层文保单位的共同心声,“我们不希望看到长城少一砖一瓦,短一尺一寸。”
新报记者 单炜炜 见习记者 邵毅
从“淹没”到不堪重负的野长城
藏在深山缺少管理修缮探险和探访都会加重破坏
2015.7.4
需要修缮也需要“禁行”的野长城
京津冀是中国长城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地区,是中国历代长城的一个大博物馆。有人统计过,北京的长城景点(含景区内有长城的)有40个左右,而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长城景区,目前基本都是国家的4A、5A级。
“长城的历史太久,体量太大了,所有的修缮都是少数的、局部的,没有也没法进行全局性的修缮。”在采访中,董耀会告诉记者,在一定程度上讲,规划在景区内除刻字等行为外,长城基本已经不存在破坏状态,而那些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的野长城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才是最紧迫的,亟须“抢救性修缮”。
金山岭长城全长10.5公里,目前尚有3公里多的长城段落未经过维修;紧挨着金山岭的涝洼乡,有一段4.4公里的五道梁野长城,整个乡里的野长城就长达20多公里;经过测绘,天津境内的长城段,一共有40283.06米,张鸣宇说,目前修复的只有3025米;八达岭长城所在的延庆县内,至今依旧有170多公里的野长城。这170多公里的野长城中,有20多公里被修缮过。最近一次修复是在去年9月,当时一共修复了6段,总长共计4400米的野长城。从今年6月开始,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又一次开始对县内的野长城进行修缮。延庆县文物管理所修复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修复的野长城一共有3段,总长在3000米左右,有两段已经开工,目前正处在清理现场阶段。“这3段野长城算是损毁比较严重的,有的敌楼塌了,有的只剩下半边城墙,光敌楼可能就要修复6个。”延庆县文物管理所修复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野长城的修复着重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对野长城进行最大限度的加固,如果原先散落在野长城周围的城砖在强度上能够适应,那么依然要坚持使用原先的城砖,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姿态。
前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关于延庆县八达岭镇石峡关口段长城(公路处豁口及88号敌台)抢险加固方案》,就明确要求修缮过程中不得大面积补砌、补筑长城墙体,“对于早期坍塌并已呈稳定状态的长城墙体,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进行原址复原或重建。”一方面是急需修缮保护,北京怀柔的一段野长城就在一位长城爱好者的轻轻一跃中,倒塌了一片城墙;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日益增多的探险者们。2010年,到五道梁游览的游客不足百人,而2014年一整年,仅仅登记过的游客就超过了两千人。相比之下,北京著名的野长城箭扣长城也成为北京野长城攀爬的“圣地”,董耀会告诉记者,每年攀爬游客已经达到数十万人。早在2005年,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明文禁止攀登未被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但这显然无法阻止探险者们的好奇心和挑战欲,而由此带来的安全事故也“比比皆是”。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自2011年以来,怀柔公安分局共接报因攀爬“野山”、“野长城”被困警情86件,救助被困人员236人,其中有52人不同程度受伤,最长被困时间达76小时。去年2月27日,6名驴友攀爬箭扣野长城遇险,一名男子跌落悬崖不幸遇难。慕田峪长城景区的新闻发言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慕田峪景区内,会在景区长城与野长城的交界处设立铁栅栏、警示牌等,提醒和阻止游人行进到野长城上去。“但是依然还是会有不少的长城穿越爱好者想方设法地躲避开,对此我们也挺无奈的。”董耀会说,“这样的地方,政府应该尽快组织力量,进行维修和保护性开发利用。既保证长城的安全,又能满足游人感受长城的需要。”
各景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巡护队
有一种破坏长城的行为,特别的“膈应人”——乱刻乱画。天津黄崖关长城在去年“被迫”设立涂鸦墙,张鸣宇介绍,每年有35万游客来景区游览,长城顶峰刻画最严重,但修复的速度比不上刻画的速度。在八达岭长城上,中外游客的留言留名更是比比皆是,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工作人员表示,修复是个难题,因为“不太可能换砖或者抹平,即便是用泥覆盖,时间长也会掉下来”。
所有长城景区都设立了巡护队,八达岭上的巡护队主要由综合管理大队、志愿者等组成;天津黄崖关长城管理局专门成立了20多人的执法大队;金山岭长城景区则每500米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他们主要的工作一是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阻制止,二是对险情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这种巡护制度,业内也普遍认为应该推广到整个野长城的保护制度中。事实上,作为对长城开发和保护情况较好的京津冀地区,不少志愿者和长城附近的村民,已积极参与到长城护卫中来。黄崖关村的孟庆鹤,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制止当时村里所谓“破四旧”“废物利用”“向长城要材料”的行为,几年前身体不错时,还坚持每天去长城上捡游客扔的垃圾。“仅仅靠当地几个文物干部,所能起到的监管作用是不够的。”董耀会说,长城的保护应该先纳入到有序的管理状态中,实时掌握长城的变化动态。“每年有很多长城在倒塌,由于没有纳入监管,倒塌之后甚至都没有人知道。”志愿者队伍尤其是野长城沿线上的村民队伍更应该有制度上的保障。郭中兴说,涝洼乡的野长城也由滦平当地政府划分给金山岭长城管理局。“我们建立以村民为主的巡护队,7个人每人负责两三公里的长城段。”巡护队每周六日要进山进行巡护,并建立了专门巡护日志,有情况马上汇报,定期还有情况汇总的会议,“待遇和景区工作人员一样,由景区门票中出钱。”被驴友们称为“长城老白”的村民白春向就是五道梁长城一段的巡护员,“主要还是森林防火以及巡视一下有没有在长城上乱涂乱画的情况。”五道梁长城没有门票,巡护员劝阻不成,会要求来爬长城的人登记一下,才能上去。
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资金。张鸣宇说,修一座长城上的楼要比重新建一座新楼花费更多,“作为要塞的长城,很多建筑都是在险要的山峰上,光是材料的运输就是相当困难,至今很多时候也依旧是靠马拉人扛。”去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京宣布成立,首批获赠捐款总额达1819.3228万元。希望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援,是众多基层文保单位的共同心声,“我们不希望看到长城少一砖一瓦,短一尺一寸。”
前一篇:每日新报:京津冀长城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