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新报:京津冀长城现状调查

(2015-07-04 13:55:34)
标签:

每日新报

京津冀

长城现状调查

黄崖关长城

长城保护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每日新报:京津冀长城现状调查

长城生存现状调查
京津冀 长城现状调查

2015.7.4   来源:《每日新报》(天津)

● 《保护条例》执行难 利多弊也多 ● 绝大部分属野长城多从未修缮
● 设计施工争议不少 缺人也缺钱   ● 管辖纠纷经年难平 争利益分配

  近日,一组数据让长城再次成为焦点:世界古遗迹基金会将中国的万里长城列入最濒危遗址名单。而有学者提供数据显示,长城墙体保存状况总体堪忧,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一般的只有约20%,消失的比例为30%。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以及缺乏有效维护和管理成为长城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京津冀地区的长城在全国范围内开发最早,是现存保护程度最高的长城,但也遭遇到了和整个长城命运相似的问题,诸如:保护及维护性修缮缺乏资金人力、攀爬野长城游客增多、《长城保护条例》缺乏具体规范、划分区域冲突以及背后也出现了开发利益之争等。很多文保专家、基层巡护者希望,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刻不容缓,更不能挑肥拣瘦。
  
  “三换一”和全村搬迁修与复的开始
  1984年,京津冀地区辖区内的长城,开始了1949年以来最大范围的修缮工程,其实,如今很多重要的长城景区,在1984年前后都开始修复——在这之前,只有1957年开放的八达岭长城曾进行过修复工作。
  很多文保人士至今仍用“劫后”来形容当时长城的状况。京津冀境内长城主要为明长城,距今已有600年左右。除去自然风化侵蚀破坏外,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长城沿线发动多次战役,中国军队给予迎头痛击。这些战役使长城第一次受到人为的破坏。1949年后,因为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长城曾长期被单位或个人拆掉砖石移作他用,如山海关曾有人下令把南起大海北至角山一带的长城砖拆掉数公里,运到各处砌造大炼钢铁的炉窑;昌平召开动员大会,向长城要材料修建黄花城水库;黄崖关外的凤凰楼,在建校舍的名义下由学生将砖石运下山……如今,尽管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乏人管理的野长城依然存在着被盗挖的现象。河北卢龙县东风村,村里不少房屋和院墙使用的长厚砖即是早年从附近长城上拆下的,如今虽然拆砖盖房的现象减少了,但捡有文字的长城砖以最便宜30元出售的现象仍有发生。
  在最初的长城修复工程中,原料来源曾是主要问题之一,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修缮工程“幸运地”从修旧如旧开始。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境内,长城管理处副主任郭中兴介绍,金山岭长城的修复是从1984年开始的,当时为了换回农民手中的长城砖,采取的是三换一的方法,即用砖瓦厂烧制的三块红砖换一块长城砖,还让村干部做动员,二道梁子村全村拆除鸡架、猪圈,主动捐献了1000多块城砖。最初,修复是把破损严重的砖块凿出来,抹上白灰和土调制的、颜色几乎一样的“混凝土”,把完整的砖补回去,再抹上一层“混凝土”。之后,一些垛口砖、封顶砖、流水嘴砖等长城特型砖则和当地古砖厂合作烧制。长城的英文翻译Great Wall并不严谨,因为长城不仅仅是“墙”,更是自成系统的建筑群。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介绍,长城的关隘、敌楼、烽火台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屯军地、生活地、物资供给地、边贸交流地以及多民族不同民俗传承一起,构成中国古代边塞交流和军事防御的文明系统。他告诉记者:“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公里,已消失了1961.6公里。”而“Wall”之外的建筑有些必须经过考证才能认定存在为遗址,有些连遗址都不存在。天津黄崖关长城管理局的张鸣宇副局长介绍,2007年启动的天津长城资源调查中,就确认了不少长城遗址。小平安村的一座高台,当地居民都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当年巡视长城屯兵驻守的寨堡,更别说是属于长城遗迹了。张鸣宇说,如今黄崖关长城景区内的著名景点八卦城的恢复,当时是动迁了一个村子。

  修旧如旧到修破如破的文化承载
  “修旧如旧”是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核心思想,是在保护和体现文物价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存其所蕴涵的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修复工作,董耀会是相当反对“过度修缮”的,然而,不少修复工作在现实的具体操作上出现了偏差,甚至业内也有争议。
  2004年,地处保定的紫荆关长城修复工作中,董耀会和当时国家文物局工程技术专家,因为一段城墙改变原设计方案重修成虎皮墙而各执己见。当时,就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各地在新一轮的维修中,不断创造“新古董”,正丧失原有的历史文化感,“只有保持长城的原貌,才能实现人与历史的真正对话。”会出现设计与施工的偏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文物古建保护维修一个常见的通病:作为设计方的文物专家,往往没有对施工一跟到底。董耀会说:“在长城修复中,缺乏后期监管甚至工程交替,都会让修旧如旧走样。”
  “旧”,具体是一个什么程度?当年的紫荆关争议中,有学者也提出了,恢复的虎皮墙实际上是明长城之前的唐宋风格。导致长城在具体修复工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也不仅是学术争议。2013年,昌平境内的著名长城敌楼“高楼”就差点被抹平“历史见证”。1933年3月古北口长城抗战和1937年南口战役两次大的战役,给京津冀地区长城段留下了战争伤痕,《万里长城》杂志社的郑严主任,仅在高楼南墙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当年被日军飞机或机枪击中后留下的弹痕有七八十处之多。在这次修缮中,“新”高楼身上的上百个弹孔被抹平了。“当地相关部门得知后,意识到这是错误的施工,并开始恢复墙体上被填上的弹孔。”当时给予董耀会的解释是,新老施工队负责人调换时没有交代清。

 

每日新报:京津冀长城现状调查


  2000年到2011年,国家文物局批复涉及长城保护工作共计262项中不同意的有60项,工程技术出现问题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近几十年来,长城修复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具体“修旧如旧”的原则也因地制宜地发生着变化。郭中兴形容金山岭长城修复时,在部分地段更适合用“修破如破”来形容。“金山岭有着摄影家天堂的美称,一些看似很破的坍塌地段,其实也是经过修缮的。”新砖用在墙体里起稳固作用,老砖用在墙体外保持和旧墙体一致,“保护了长城本身及游客安全,又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风貌。”

  新报记者 单炜炜 见习记者 邵毅

                           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mrxb/2015-07/04/content_731413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