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2014-10-27 21:54:10)
标签:

北京什刹海

万宁桥

京杭大运河

世界遗产保护

地安门

分类: 世界遗产、文物、建筑、考古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北京什刹海万宁桥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区

 

 

资料: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北京城中轴线上。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因桥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为皇城的后门,因此又称后门桥。原为木桥,元代改为石拱桥,名万宁桥。也称海子桥、后门桥。
    元代石桥跨在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桥下装有水闸,通过提放水闸,以过舟止水,保证南来粮船直驶大都城内。沿河北来的船舶可直抵海子内停泊。大都居民也称这里为海子闸,后改名为澄清闸。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长10余米,宽近10米,桥面用块石铺砌,中间微拱。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20世纪50年代石桥面铺设沥青,河道填平建房。桥身下半部分被掩埋在路基之下,仅存桥两侧的栏板。198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保护其侧墙及望柱栏板,未另划保护范围。2000年北京市对后门桥进行了整治修缮,毁坏的桥栏杆按旧样做了修整,桥洞下和河岸边的水兽被原地保留,并疏通了河道。同时,恢复原来桥名“万宁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