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韩骥:
《西安宣言》环境保护理念源于东方哲学
http://www.gmw.cn/images/2005-12/02/xin_4512020218362032881621.jpg
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韩骥在座谈会上发言
(摄影:赵洪波)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作为一个长期在西安工作的规划师和古城保护工作者,我们对于《西安宣言》的发布感到是很光荣的一件事,从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西安参加了许许多多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会议,但是一直盼到21世纪才有我们自己的规范,而且我们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文物保护界融入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而且参与制定规范,实在是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情。
这次《西安宣言》关于环境保护理念应该说是源于东方的哲学,从近了说,从建国以来也是我们国家文物保护的一贯姿势,我记得50年代的时候梁思成先生就提出来北京的保护应该是古今兼顾,新旧两立,他提出这样的方针,周部长是西安第一部规划的执笔者,周部长在制定规划,因为最近西安总体规划审批50周年周部长写了一篇回忆的文章,最近发表在我们市政府的《经济观察》上,当时在规划里他就考虑到通过扩大城市绿地来保护文物遗址,西安大明宫、汉城、大雁塔、小雁塔周围,当时第一版规划都是绿地,很大面积的绿地,这样就给西安的文物保护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西安环城工程的建设从198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到本届政府也
是划了一个句号,也是非常注重文物本身的保护和文物周边的保护以及文化环境的保护,我们国家颁布的《文物法》上面明文规定要在文物周围划建设控制地带。
80年代的时候《文物法》的实施细则里更明确的规定里在建筑控制地带所要搞的建筑性质、规模、高度、风格、色彩都要与文物相协调,像建筑有国家法规的规定,就我所见,在国家这一级的规定里有这样内容的确实不多,更有一些西方的国家由于建筑思想混乱,它不是强调协调,而是强调冲突,它不是要以新护旧,新旧两立,而是要标新立异,突出自己,这样《西安宣言》的意义更重大了,因此我认为《西安宣言》是东方哲理对世界文化的一次重大贡献,而这样的贡献随着时间的
推移我们将在21世纪越来越看到它的深远影响。
作为在西安工作的规划师我有两点希望,第一,我们跟日本的京都奈良是姐妹城市,日本很善于利用国际会议的成果扩大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而使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上担负了许多国家要做而不予以做的事情。京都是世界历史市长会议的主席单位,西安和巴黎是副主席单位,京都凭什么能当主席单位?因为它有外务省的专款资助,它可以开国际会议的时候拿出一半钱来,我想西安这次能够承担《西安宣言》,能够承担ICOMOS这样一个国际会议,我们有这样的希望,也有这样的能力,还能够继续承担国家文物局或者建设部,还有ICOMOS交给我们发展这方面工作的光荣任务。
第二,《西安宣言》在中国需要宣传,最好第一个实施细则应该在中国诞生,我们在这方面应该说已经有很丰富的经验,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这个细节应该说是可以完成的,这样一是对我们自己的宣扬是有力的支撑,另外对国际文物保护也是很好的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