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荆州古城高寿多少? 学者张世春算出2700岁

(2013-11-24 20:07:37)
标签:

荆州古城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荆州古城究竟高寿多少? 学者张世春披露2700岁
                         2013-11-21     新华湖北

   
    荆州古城到底建于何年,一直以来没有定论。荆州市社会科学学者张世春先生经过大量考证得出结论――荆州城始建于公元前689年,照此计算,2011年是荆州城建城2700周年的“大喜日子”。这一研究结论,不仅解决了荆州城不知所始的困惑,还填补了历史文化名城荆州研究的一项空白。9月4日,张世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根据历史资料、出土文物并参照全国同类古都名城的“城龄”计算方法得出荆州城的“城龄”,其论据有四。

 

荆州古城高寿多少? <wbr>学者张世春算出2700岁


     论据一
    中国古都名城均计算“连续城龄”
    张世春说,中国的古都名城均按照“连续城龄”来计算历史,荆州城也不应该例外。比如,北京城建城3100多年,就包括了古燕国建都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燕国建都于蓟(即今河北省琢州市以北,北京市以南)。上世纪90年代,离北京古城约75公里的琉璃河,发现了燕国遗址。于是,北京建城原本以元大都为始的时间,被前推到了燕都。
    又如,西安城起于秦孝公的都城咸阳,距今约2370年。秦咸阳城离西安城15公里左右,现在秦始皇兵马俑等古遗存均在其范围之内。再如广州市的历史,普遍认为起源于离广州城约50公里的古番禺县城。
    因此,按照这种计算城龄的方法,荆州城的“城龄”应该将楚都纪南城始建一并计算,即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赀迁都来郢。


    论据二
    荆州城与纪南城时空一致
    张世春认为,荆州城与纪南城之间的过渡,在时空变化上十分顺当,不像有的名城“连续城龄”那么剧烈跳跃起伏。
    纪南城距荆州城5公里内,这与2000多年前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完全吻合――郢:南郡江陵北十里。跟北京与燕都、西安与咸阳、广州与番禺相比较,荆州城与纪南城之间的空间距离是最短的,时间距离不是后续,而是相叠。


    论据三
   
荆州城是楚王行宫的延续与发展
    据张世春介绍,现在的荆州城东南一带,曾是楚王的渚宫,或称行宫、离宫、别宫、官船码头。古时,长江没有江堤,荆州城东南高地就是长江的“大堤”,即江渚。秦国灭了楚国,楚王渚宫便发展起来,逐渐形成城垣。尔后代代相续,这便是荆州城的“成长史”。
    因此,荆州城是渚宫的雄起,是纪南城物质外壳的延续。同时,荆州城也是纪南城在我国南方大都市地位的延续。


    论据四
    荆州城与纪南城具有接转关系
    张世春说,根据一些史料和部分出土文物,可以说明荆州城与纪南城具有接转关系。
    乾隆时期《江陵县志》中说,“楚故都郢,今城为船官地,春秋渚宫也。”这就是史料所说的“传承有序”。2009年冬,荆州楚苑博物馆马贤庭先生,在纪南城发现有“南郡”二字的文字砖。此砖非秦即汉,为中国首次发现的南郡文字砖。南郡是秦灭掉楚国后,在我国南方设立的除中央政府外的第二级国家行政大区。汉朝及六朝时,南郡的首府是现在的荆州城,古称南郡城。然而,秦朝初建的南郡首府却不知在哪里。
    南郡文字砖应该是南郡城墙,或者官署衙门,或者庙宇祭坛的建筑用砖。楚国初破,南郡初立,当时的渚宫无法承担南郡首府的功能,那么,被秦军攻破的纪南城就有可能成为秦朝南郡的过渡首府。


    根据上述四个论据,张世春得出结论――荆州城的城龄应从公元前689年开始计算,明年的2011年,就是她的2700周年生日。张世春说,人活百岁不容易,荆州城“活”2700年不倒、不废、不迁更不容易。2700周岁的荆州城是一个“超级寿星”,荆州城民享受着荆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恩惠,因此不应该忘记母亲城的生日。
    张世春同时建议,2011年荆州城2700岁生日的大喜日子,我市应该举办系列大型庆典活动推介荆州,并可邀请全国各地知名城墙历史研究专家、学者莅荆进行学术交流。                                                      (记者 卢成海)

                                                       来源:荆州新闻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