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城长城60分邮票的由来
1999年5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普29《万里长城(明)》第五组邮票,这是普29的最后一组邮票。至此,明长城系列普票全部面世。可是不知您是否发现,第五组邮票很不协调。其中60分黄花城邮票规格25ⅹ20亳米,齿孔13度,整张50枚,影写版印刷,与前4组邮票一致,而与同组其他3枚高值邮票不一样。3枚高值邮票规格31ⅹ26毫米,票幅大于其他邮票,齿孔11.5度,整张32枚,而且采用了影雕套印。4枚邮票好像不应排在同一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按照原计划,普29明长城系列邮票共分5组20枚,已发行了4组17枚,最后一组应该是高值邮票。3月1日邮资调整后,本埠平信邮资60分,但依照原先邮资标准,恰恰没有60分面值,所以不得不在发行第五组高值邮票时添加一枚60分邮票。
普29《万里长城(明)》系列邮票从1997年4月1日发行第一组50分“古北口”邮票开始,共发行5组。从分组情况,看不到其中的规律。但如果我们把全套邮票按面值顺序从50分递增到50元排列,就会发现这套邮票选取的20处明长城遗址按照东起虎山长城西至嘉峪关顺序依次排列。原设计没有60分面值,按顺序,这枚60分邮票应在50分“古北口”与80分“慕田峪”之间挑一处作为邮票图案。然而,恰恰这一段上再没有明长城遗址。于是便只好在北京境内就近取材,在“慕田峪”与“八达岭”之间选出了“黄花城”来作为60分邮票图案。
集邮爱好者欣赏整套普29《万里长城(明)》邮票时会看到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于山脊之上,只可惜票幅太小,就好像游世界公园看微缩景观,显不出其伟大来。
来源:国际金融报
~~~~~~~~~~~~~~~~~~~~~~~~~~~~~~~~~~~~~~~~~~~~~~~~~~~~~~~~~~~~~~~~~~~~~~~~~~~~
普29《万里长城(明)》邮票发行资料
(按面值排序)
序号 名称
组别
面值
发行日期
1
虎山长城
第四组
5分
1999.03.01
2
九门口
第三组
10分
1998.11.01
3
山海关
第四组
20分
1999.03.01
4
黄崖关
第二组
30分
1997.09.01
5
金山岭
第四组
40分
1999.03.01
6
古北口
第一组
50分
1997.04.01
7
黄花城
第五组
60分
1999.05.01
8
慕田峪
第四组
80分
1999.03.01
9
八达岭
第二组
100分
1997.09.01
10
居庸关
第二组
150分
1997.09.01
11
紫荆关
第二组
200分
1997.09.01
12
平型关
第四组
270分
1999.03.01
13
娘子关
第三组
300分
1998.11.01
14
得胜口
第四组
320分
1999.03.01
15 偏
关
第三组
4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