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降息后,钢铁行业融资容易了吗?

(2014-12-09 08:30:51)
标签:

股票

       央行开始放水,11月22日下调贷款、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1.1倍调整为1.2倍。
  央行降息,给钢铁企业带来一丝暖意。直接影响是钢铁企业贷款成本下降。中钢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已超过3万亿元,其中贷款达到1.3万亿元,贷款利率下调0.4%,由此计算利息成本一年下降52亿元。特别是对于高负债企业,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31日,33家上市钢企中,有18家钢企资产负债率超过70%。其中,八一钢铁、抚顺特钢、韶钢松山、西宁特钢、华菱钢铁、重庆钢铁6家钢企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之上。此外,间接影响或许更为实际,银行降息带动了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房地产、基建等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刺激钢铁需求恢复,从而带动钢铁需求的整体上升。
  那么,钢铁企业贷款会因央行降息而变得轻松吗?
  首先,钢铁企业贷款的议价能力弱。在2004年,央行放开了银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对银行贷款利率上限不再做限定,在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在商业银行的客户中,钢铁行业作为利润微薄的行业,所能够获得的贷款份额难以与地产、电子产品等高利润行业相竞争。
  其次,钢铁企业贷款的渠道狭窄。2013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央行严禁向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钢铁行业是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老大难,尤其钢贸行业成为了不良贷款的重灾区,在交行、工行的不良贷款扎堆出现后,钢厂、贸易商,都已成为银行贷款的重点审核对象,相比其他行业难度增大不少。
  综上所述,降息能给钢铁行业带来的利息减轻额度,仅是纸上数字,在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更多的贷款价格(利率)是一贷一议。有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贷款在10%以上,而抵押物、担保费、咨询费、强行搭售理财产品等,导致实际贷款成本更高,甚至达到20%。
  这次利率调整,更表明中央政府利率市场化的决心,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放大了利率区间,从而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上向前走了一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我国2013年已经放开了银行贷款利率管制,目前加快存款利率管制进一步放开,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已然加快。
  考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直接融资增加,间接融资下降,最终直接融资占据了社会融资渠道的主流,一般能得到在八九成以上。我国2013年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51.4%,为年度历史最低水平,此数据2002年高达 95.5%,在 2012年为57.9%,因此,我国社会融资渠道开始多元化,钢铁企业需要思考,在利率市场化前提下,应对未来企业融资问题,如何更多地从市场直接融资。
  当前,我国企业融资特点是债权融资规模大。企业债券融资额上升很快,而股票市场的融资额相对较低,这是当前钢铁企业的特点,钢铁企业要借助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方式融资,让债权融资其成为企业融资的主通道,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当然,债权融资大,就意味着股权融资的相对不足,当前,作为过剩行业,钢铁企业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吸引力下降,尤其是海鑫钢铁等事件的发展,更加恶化了钢企的股权融资渠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