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赫荣亮
进入7月份,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国家商务部对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只要具备进出口经营权就可以申领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证,自此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管理取消。
政府取消了铁矿石进口资质认证环节,放宽了进口管制,表明这些年的资质认证没有达到获取铁矿石国际贸易定价权的目的;同时也意味着矿石倒爷的舒服日子终结,现在只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就可以进口铁矿石,不必受协会牵制。
回顾一下铁矿石进口管制的这八年。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炼钢产量的大幅攀升,铁矿石进口量迅猛增长。在200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超过了一亿吨。随着中国矿石需求的高涨,国际铁矿石价格高企,进入了行情高涨的十年。
随着大中型企业纷纷指责中小企业扰乱进口秩序,为遏制铁矿石进口秩序,政府着手铁矿石进口管理,自2005年3月份起,政府对铁矿石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在2005年3月1日发布的“铁矿砂自动进口许可证申领暂行办法”,核心之处在于,申领公司必须是办理铁矿石符合五矿化工商会,钢铁工业协会制订的从事铁矿石经营资质标准。这也就是外界广为诟病的铁矿石进口资质,拥有资质的基本是大型企业,分为钢厂和贸易商。同时,具体每笔业务,也有五矿商会和中钢协的许可意见,否则商务部门也不会给予办理许可证。
行业协会并不具有行政资格,政府将行政权力让渡到了五矿商会和中钢协,铁矿石进口权被限定在大型企业。铁矿石的进口许可制度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进口管制政策八年执行下来,留下的市场一地鸡毛。从进口许可制度实施效果来看,整顿市场秩序的初衷没有达到,港口铁矿石库存直接从两、三千万吨,跃升至近亿吨,翻了三倍。
而且,影响较为恶劣的是市场秩序更差,进口矿倒卖成风。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成立矿石贸易公司,大量采购矿石,将铁矿石加价卖给其他钢厂,有的企业甚至会加价50%以上,在2008年矿石价格高企之时,长协矿价格在每吨700、800元左右,但中小钢厂买进的价格高达每吨1400元,几乎翻了一番。
有无拥有进口资质,成为市场地位严重不平等的重要砝码。握有垄断资源的大钢厂以及相关的业务部门人员,都有着巨大的套利空间。对于许多大型钢厂来说,倒卖铁矿石的利润比生产钢材本身还要高。有机构估算,2008年,我国长期协议进口的铁矿石中有超过10%被拿到市场上倒卖,进口企业倒卖长协矿的收入至少超过200亿元。直至“力拓间谍案”的发生,国家执法部门审理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谭以新、山东莱芜钢铁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国际海运部负责人王洪九等案件,进口商利用进口资质投机倒矿,皇帝的新装终被褪去,市场漏洞彻底暴露出来。
现在,中央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取消,是政府简政放权的诠释。那么,这会对铁矿石市场形成哪些影响?对我国铁矿石市场的直接影响,有利于铁矿石供求企业直接交易,降低中间交易成本。只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都可以进口铁矿石,不再需要额外的受中钢协和五矿商会承认的进口资质,简化了流程。当然,收益最大的是那些以前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钢厂,可以减少了代理费用,进口铁矿石成本相对降低。
同时,也清理了矿石市场畸形的交易关系。受冲击最大的是依靠倒卖铁矿石风光过日子的企业,以前凭借着进口资质,矿石中间贸易获利丰厚,现在这部分额外利润将不复存在。至于两家协会,回归其本应具有的服务行业、服务企业职责。我国的各种协会功能异化,赋予行政化,行使政府管理经济事务职能,协会充当政府的助手,成为企业的“二政府”,而忘却了成立协会的初衷是服务企业。
当然,还要提醒注意的是,进口管制放松,将增加我国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难度,我国进口铁矿石质量令人担忧。这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质量在下滑,部分口岸进口矿不合格率达到三成。目前,进口资质取消,中小企业进口矿石数量将明显增多,到非洲、美洲等非传统产地购买量上升,矿石质量将更加不稳定,因此,需要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有针对性的提高进口矿石的检验水平,保障我国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回复@钢之家吴文章:不以市场配置为资源分配中心,而是权力。 //@钢之家吴文章:回复@陈稳V:扯淡!市场早已不是自由经济,而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
2013-06-13
前一篇:规划滞后矿石码头投资狂潮令人忧
后一篇:河北省钢铁削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