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沿海钢铁基地撬起中国钢铁转型

(2012-05-25 13:37:35)
标签:

财经

【沿海钢铁基地撬起中国钢铁转型】 http://t.cn/zOBiywW 钢铁工业亏损,全行业遭遇调整困局,国家层面寻求突围,5月24日消息,南方沿海广西防城港、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正式获批。

2012-05-25
  2012年中国钢铁工业亏损,全行业遭遇调整困局,国家层面寻求突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南方沿海广西防城港、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正式获批。其中,广西防城港建设规模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广东湛江建设规模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国家希翼借助沿海钢铁项目,发挥沿海优势,资源、能源以全球配置为主,实现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竞争力,推进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经验。

一、沿海钢铁基地发展迟缓,钢铁产能低水平扩张。

有人认为,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已经达到9亿吨,产能过剩,兴建大型钢铁基地,加剧行业产能过剩,将把钢铁产业推向深渊。

其实,这反映了中国钢铁的两难,即控制产能和提升产业层次矛盾。但导致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型钢铁项目迟迟得不到国家批准,令各地小钢厂有了介入空间,最终导致我国钢铁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其中典型的是沿海大型钢铁精品基地的迟迟难产。

本来,国家对沿海钢铁基地寄予厚望,多次出台政策。2009年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到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建设湛江、防城港、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及宁波钢铁续建项目。而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

但可以说,这几年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与规划是南辕北辙,沿海钢铁基地建设一直裹足不前。而到了2009年,中国政府对钢铁行业执行三年不上新项目的严格管制。除首钢搬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以外,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等沿海钢铁基地建设,以及城市钢厂搬迁等布局调整任务基本未能付诸实施。

国家审批控制,大型钢铁项目建设拖后,但没能阻挡钢铁产能膨胀势头,结果是大型钢铁企业发展受阻,而地方中小钢厂的产能迅速扩张。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而在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3.57亿吨的产能中,未按规定取得国家核准的占79%。大型钢铁基地建设迟缓,为各地小钢厂的兴起创造了空间,各地政府出于扩充本地经济,拉动当地就业、税收,以及整个地区的物流等关联产业发展的愿景,为这些中小钢厂的扩张产能提供了保护伞。

其结果是,钢铁行业调控受影响的多是那些大中钢厂,而没有牌照的小钢厂野蛮生长。

二、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深度调整我国钢铁产业运营状态

现在,政府批准两广沿海钢铁基地,将在提高钢铁企业运作效率、抑制行业产能和钢铁产业整体布局方面形成影响,整体提升我国钢铁产业。

首先,建设沿海钢铁基地,将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大型沿海钢铁基地的突出优势是,依港建厂,有着物流成本优势,原料和成品运输费用减少。比如武钢防城港项目,原料铁矿石通过防城港上岸,比从武钢本部上岸每吨节约运费200元以上。此外,另一重要原料焦煤也开始大量进口,2009年我国成为炼焦煤净进口国,2010 年进口量达4727 万吨,2011年进口量达4465万吨。以后铁矿石、焦煤进口量将逐年扩大,加快临港沿海基地建设,将节省大量运费。

而在两广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有着天然港口优势。防城港、湛江的港口码头水深均接近20米,目前分别可以停泊20万吨级和25万吨级货船的靠泊能力。这方面,相当重要,我国有着相关经验和教训。建设沿海钢铁基地要码头设施先行,宝钢所在地的港口运输条件受限制,因此在浙江宁波北仑港造专用码头转驳,从而推高了成本。而在1978年上海动工之前,对选址有过争议,上海港水深不足,现在看若选址宁波或长江口以北将有一定的优势,直接运进铁矿,这样省下了从宁波北仑港区、马迹山港的转驳成本,也省下了上海港的散货码头的扩建费用。

其次,钢铁基地产能释放,将抑制中小钢厂产能扩张。

一直以来,中国钢铁产能问题难以解决,问题在于各省市都有本地的钢铁规划,支持自己的钢铁工业,树立当地的国有钢厂。目前,全国有钢生产能力的企业有550多家,有铁生产能力的企业有770多家,轧钢企业有3000-4000家。

在产能过剩情况下,钢铁行业全面亏损。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2.4%。进入今年一季度,更是全行业亏损,一季度,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10.34亿元,钢铁主业平均销售利润率-0.12%。在2011年十大巨亏上市公司中,钢企就占到四席,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直言,钢铁行业需要 “优胜劣汰,在严峻竞争中,必然有一批企业死掉,像凤凰涅槃一样,重新焕发他应有的光辉”。现在钢铁行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但现在是十年来中国钢铁行业最差的时候,同时也是钢铁工业调整的最佳时机。各地政府放松了对本地钢铁企业的控制欲望,比如央企港中旅成功重组凌钢集团。

以前,华北等地区新建钢厂,将华南作为重要的销售区域,这就导致了我国钢材市场北钢南运特征明显。现在,两广钢铁基地的建设,直供当地用钢企业,将对全国钢铁产能扩张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将进入产业峰值弧顶区,是进行产业转型调整最好时期。

此外,加快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将提升我国钢铁企业层次,满足国内高端品种需求,起到一定的进口替代作用。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但高端板材品种仍需要进口,2011年我国进口的1320万吨的板材,占到了我国钢材进口总量的84.4%,特钢进口量达到356万吨。

再次,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将调整钢铁产业布局。

两广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将重新调整钢铁产业布局,纠正钢铁产业区域布局失衡问题。中国钢铁产业高密度分布在华北、东北等内陆缺水地区,供给与需求在区域上脱节,华南、西北地区产能布局不匹配。在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

华南地区缺乏大型钢厂,供给相对不足,广东、福建需要输入大量钢材。以广东为例,广东的钢材年消费量已达5000万吨左右,消费量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的10%,而2010年广东的钢材产量仅2918万吨,大量的钢材需要从北方运过来,部分需要进口。2010年广东进口钢材592万吨,占我国总进口量的36%,占比全国第一。

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正是看中了供给缺口巨大的华南市场。而且,广东省消费的钢材结构较为高端,家电、汽车每年都能消费大量高档冷轧板。2010年,广东省大家电总产量占全国50%以上,小家电占60%以上。据广东钢铁调研发现,2010年广东省冷板消费量为1400万吨,占广东省钢材消费总量的24%左右,预计到2015年,冷板消费总量将增长到1700万吨。

当然,沿海基地建设投产,将对传统的北方钢厂形成严重威胁,而后续的福建、江苏沿海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将继续调整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不平衡问题,改变钢铁供给“北强南弱”的局面。

三、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为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发展沿海钢铁精品基地,除了调整产业布局,提升钢铁产业层次外,重要意义还在于着眼未来,适应未来数十年我国的钢铁需求变化,并为未来钢铁出口做准备。兴建沿海钢铁基地,短期看令钢铁产能过剩,但将眼光放到十年后,就会发现建设两广基地的重要性。

首先,满足我国未来板材等品种消费增长。长期看,我国板材等品种需求增长潜力十足。

这几年,建材产品市场热销,建筑钢材企业生存状况好于板材品种。但应看到,这是由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造成的,我国钢铁需求城市化阶段特征明显,建筑行业用钢量占到了全部钢铁产量的50%,机械制造用钢占总钢铁需求的20%。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城市的建筑用钢消费呈现高峰,而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基础设施建设超速发展,促使建筑钢材消费大幅度上升。

其次,从社会用钢结构上讲,未来,板材,特别是高端品种有着潜在增长空间。待到城市化完成后,社会进入到一个稳态结构,建筑钢材的消费量下降,板材等品种消费量上升,比如,在2000年,美国、日本的板材生产和消费占比就达到了60%以上。

再次,两广钢铁基地建设,提前布局我国钢铁出口。现阶段我国钢铁生产处于满足自身需求阶段,钢材出口占比不及10%,净出口量更少。但未来我国钢铁消费需求放缓,以及我国钢铁产业水平提高,我国钢材出口量将增长,出口占总产量的比重将提高。其中,沿海钢铁基地占据优势位置,将成为未来我国钢材出口主力军。

而具体到湛江、防城港项目,其出口优势在于紧邻东盟和印度,这两个地区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未来重要的钢铁消费地区,湛江、防城港区位优势明显。东盟地区2011年钢铁表观消费量达5050万吨,自2006年开始的5年内约增长了40%;印度2012财年钢材需求增长率将达8%,到2020年印度钢铁需求将增长一倍。毗邻印度、东盟,宝钢等企业与日韩钢厂竞争东南亚、南亚市场,将占据区位优势。

系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研究员

沿海钢铁基地撬起中国钢铁转型


 

沿海钢铁基地撬起中国钢铁转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