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赫荣亮:铁矿石的“新殖民主义”

(2010-02-11 10:22:11)
标签:

财经

http://s10/middle/5e315b67t6e2b0b1d8659&690&690

来源: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0-02-11 08:39   作者:赫荣亮  字体:    

铁产品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高额利润行业,转变为以前发达国家一直在打压的初级产品——铁矿石,因为他们已经成为铁矿石的真正拥有者、供应者。
      铁矿石谈判,年年谈,岁岁谈,谈出来的是国人的集体焦虑。这场三千亿元的铁矿石博弈,究竟什么令谈判一年比一年艰难,什么在影响着谈判结果,最终又将损害谁的利益。
  钢铁行业利润率十分低,我们知道,2009年,全国全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4%,而同期银行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2.25%,以至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不如不生产,把现金存到银行吃利息。全国成百上千家钢铁企业一年白玩,当了国际矿企的搬运工。
  同时,昨晚一条消息令人玩味,商务部确认,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这样的出口大国,映衬出了其搬运工身份。
  在钢铁产业链上,利益已经大幅向矿山企业输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成功布局,只待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入瓮。
  浸淫欧美血统的必和必拓、力拓公司,布局世界矿产业,每年坐拥百亿美元上下的利润,长期享受高额利润,最近财报显示,必和必拓营运利润率高达24.22%,380亿美元巨资收购加铝,深受困扰的力拓,营运利润率也达到了8.03%。
  不要以为殖民主义已经死去,变形的殖民主义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幼时,常听一个词语,剪刀差,这个词汇指旧时国际间贸易,发达国家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再提高他们生产的工业品价格。但目前,旧的“剪刀差”不复存在,新的“剪刀差”已经形成,变了个形式,在全球钢铁产业链又有了新涵义。
  钢铁产品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高额利润行业,转变为以前发达国家一直在打压的初级产品——铁矿石,因为他们已经成为铁矿石的真正拥有者、供应者。
  铁矿石,掌控权在发达国家手中。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澳洲两拓,拥有欧美血统,我们自不必说,即便是成立晚些的巴西淡水河谷,先有美国钢厂的介入,后有新日铁等日本财团从采矿、生产以及物流等方面入手,对巴西钢铁产业链进行全方位渗透。
  钢铁产业链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成功布局,只待中国等新兴国家入瓮。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垄断地位,榨取别国的超额价值,而这些,才是铁矿石谈判越谈越难的根源所在。三大矿山,不同经济利益的集成代表者,他们走上台前,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垄断利益实现最大化。
  其实,发达国家成功布局的不仅仅有铁矿石,还有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世界上的重要原料产地,已经基本被发达国家控制。伊拉克战争具有明显石油战略意图,所谓的“国际石油公司”完成了从石油开采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完全渗透,中东国家拥有石油,但这些国家对自身石油的支配能力却较差。
  再比如粮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占据了世界粮食出口量的80%左右,牢牢控制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向和供需两端的主导权。今年1月份,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09/10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为52.07百万吨,占到了当期全球玉米贸易量的61.6%。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在发达国家的驱动下,已经被倒置,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样,世界范围内的利润,源源不断流行欧美。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等国资源紧缺,其加强了对外资源的收购。同时,制造环节的盈利能力逐步下降,发达国家意识到了资源的稀缺性,初级产品成为其掌控重点,经过了三十几年的资源并购,原料掌控权已经转移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大幕就这样开启。
  那么,铁矿石上涨的成本,谁在承受?当然不是钢铁企业,他们毕竟可以微利经营,其实,成本直接转嫁到了下游钢铁用户,中国的城市化才是矿价上涨的最大承受者。
  作者是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