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通货膨胀将逐步显现
标签:
杂谈 |
经济观察网 赫荣亮/文
同时,在国际资源价格剧烈下降打压下,反映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PPI,于去年七八月份的10%下滑到5月份的-7.2%。同期,商务部商务预报发布的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也出现了一轮过山车行情,于7月11日创下了162.68纪录后,加速下滑,三、四月份在120点以下波动。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图
图片来源:商务预报
各主要品种中,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较快。5月份,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涨幅创近10年来单月最大涨幅。6月8日,WTI原油期货近期合约价格收于68.44美元/桶,较2月中旬价格低点上涨89.5%;有色金属价格也有明显上涨。6月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现货价格为5055美元/吨,较年内价格低点(下同)上涨65.7%;铝价1556.5美元/吨,上涨24.2%;此外,近期国际市场黄金、天然橡胶、煤炭等商品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下,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回升。 6月7日,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21.09点,较5月初上涨1.6%。国内资源中,石油产品表现明显,在国际油价大涨压力下,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上调,增加了社会交通运输成本。
目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已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开始上调,有色金属、钢材等市场价格也呈现较为明显的上扬态势。目前,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开始出现抬头走势,后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将显著收窄,今年达到-7%,明年或有达到+7%可能,输入性通货膨胀将逐步显现。
赫荣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分析师
前一篇:“攘外”+“安内”:中钢协急了!
后一篇:中企为何购资源难于购品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