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否认铁矿石谈判已结束
(2009-05-22 12:33:09)
标签:
杂谈 |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09-05/22/content_258578.htm
■
发自上海
5月21日,围绕着闹得沸沸扬扬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大战,中钢协发出了严正声明,否认谈判已经结束。
中钢协否认达成谈判
中钢协指出“部分媒体大肆渲染日本、韩国与国际主流铁矿石供应商已达成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公开在媒体上谎称中国钢铁企业已与国际主流铁矿石供应商达成在2008年价格基础上降价30%至35%的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是无中生有、歪曲事实、制造混乱”。
中钢协还提出,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正按照传统正常的谈判规则进行。中国钢铁企业及日本、韩国的钢铁企业都在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并认真进行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国钢铁企业始终坚持面对市场、互相交流、共同磋商、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原则,与国际主流铁矿石供应商进行谈判,谈判结果由谈判方宣布才是权威和真实的。
可抓住后发优势
虽然中钢协否认了国外媒体的报道传闻,但中国钢铁企业也可能面临铁矿石价格谈判权再次被日本钢企抢占的危险。
5月21日,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和必和必拓与韩日钢厂的铁矿石谈判即将结束,谈判价格降幅在35%左右。
不过,韩国浦项制铁表示,其仍在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进行谈判,以决定1年内的铁矿石合同价格。目前浦项制铁尚未与这三家铁矿石供应商完成谈判达成一致,谈判的最后期限为2009年9月。此前,浦项制铁原材料采购部的高级执行副总裁Y.T.Kwon表示,浦项制铁已经要求铁矿石供应商将铁矿石价格下降50%。
“即便日韩钢企率先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达成铁矿石降价35%的协议,中国也不应该立即跟上。”中国流通产业网钢铁分析师赫荣亮表示。赫荣亮认为,如果日韩先发制人,中国钢企将面临困难。困难不在于中国钢企是不是遵守谈判秩序,而在于能够争取的价格空间要比以前小。
“如果达成这个价格,我们也可以借鉴上年度澳大利亚矿企谈判经验。”赫荣亮认为,中国钢企即使拿不到先发定价权,但后发也有后发优势。澳方借助运费差异为卖点,虽然中国钢企不具有运输优势,但中国铁矿石需求总量是一个优势。中钢协掌控着我国的铁矿石进口资质,代表中国钢企利益,其管理的进口总量,将是应对国际矿企的“致命利器”。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三大铁矿石巨头把其最主要希望寄托在中国市场上。
中国海关5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5700万吨,创造了历史新高。中国铁矿石进口今年以来连续4个月攀升,累计进口18846万吨,增长22.9%。与此同时,中国钢企和各港口铁矿石库存已经超过1亿吨,已超过我国钢企3个月使用量。
“在中国市场,印度矿是三大铁矿石生产商的重要竞争对手,压港的铁矿石中,印度矿就占有1/4,中国可以从其他市场购买矿石,这样,长协价格虽然上涨,但三大铁矿石巨头从中国获得的利益未必会增加。”赫荣亮表示,中国钢协有理由顶住三大矿商所给予的巨大压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