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清明节之际皮卡书屋关于灵魂与生命的绘本推荐(共计18

(2010-04-02 16:29:48)
标签:

转载

分类: 快乐书吧

   4月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也是追思旧人与憧憬生命的季节。西方基督教的复活节与中国传统的清明节都是在初春四月,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清明节是纪念祖先。两个节日都与生命有关。从大约5岁左右开始,人类就开始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即便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去,孩子到了某个阶段后自然而然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会有比较长的困扰期。对于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孩子,回避及用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掩饰并不是很好的做法,孩子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我小的时候经历了奶奶、姥姥和姥爷以及一些亲戚的相继去世,父母并没给我做任何解释,只是后来有相当一段时间,应该说是很长很长时间,我每次看到妈妈睡觉就很紧张,总要偷偷看看她是否还有呼吸,对死亡的理解每个小孩都不会一样,如果有一本书能够在我还小的时候读到其中任何一本,正确认识生命的消逝,大概就不会那么恐惧了。作为成人,这是我们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但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疑问我们又感觉无法解释,在生命这个永恒的话题面前,一本合适的书也许就会让那个浸满哀伤和忧愁的孩子充满了希望。对于忽然经历生命离去(不光是亲人,有时也可能是心爱的宠物)的孩子,这类作品则起到很好的抚慰作用,并给大人提供一种相对温和的解释死亡的方式。

  

 

1. 《爷爷的天使》

病重的爷爷躺在病床上,向懵懂的小孙子讲述了自己的一生:爷爷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天使,从此,天使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帮助爷爷顺利地度过一个个难关……当爷爷睡着,小孙子离开医院时,爷爷的天使飞了出来,来到了小孙子身边,成为了他的天使。个人非常推荐。这本书态度积极乐观,教孩子正确认识生命轮回,并且更加努力并充满感激地去生活,给予孩子勇气和信念。

 

2.《爷爷变成了幽灵》

http://img30.dangdang.com/75/13/20468820-1_o.jpg

 

这本书给人以希望,可以告诉孩子亲人并不曾真的离去,因为我们彼此仍有爱和思念。爷爷没像妈妈说的那样“去了天堂”也不像爸爸所讲“变成了泥土,最后消失”而是变成了可以回来看望艾斯本的幽灵。爷爷说他忘记了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祖孙两人都要出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祖孙二人回到过去的快乐时光,直到最后爷爷终于明白他所忘记的是和小艾斯本说再见——突然,爷爷不再笑了,“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最后,爷爷说我很快就要见到你的奶奶,我会代你向奶奶问候,你要乖一点(但是不要太乖),我们两个以后要互相想念(但是不要想得太多),于是爷爷这个幽灵破墙而出,走到街上,渐渐地远行…… 原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命,原来可以不必装作蓦然,也不必心怀长久的遗憾。

 

3. 《长大做个好爷爷》

亲人之死,万分遗憾而无奈,它带来深深的悲恸,甚至是恐惧。对于正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来说,这种体验可能带来难以平复的内心震荡。但是,它又是无法回避的。故事的线索很简单,文字很朴实,故事气氛的营造和叙事的节奏主要依赖画面。画面色彩柔和暖色居多,只有两幅画面例外。

 

4.《外公去世了》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开始,他不理解什么是“去世”,“去世”意味着什么呢?对孩子来说,了解和接受这一点,似乎太难了。从汤姆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死亡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那似懂非懂的自白、那油然而生的悲伤,也欣慰地看到了那份释怀。对死去的亲人,我们有比哭泣更好的方法去怀念他们。生命有终点,但爱延绵不绝。

 

5.《爷爷有没有穿西服》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516CShMaOLL._AA500_.jpg

6.《再见了,艾玛奶奶》

 

本书通过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眼睛,记录了奶奶从获知身患绝癌(多发性骨髓癌)到去世的这段日子。照相机镜头追踪着这只猫所看到的奶奶,如实地反映了死神给奶奶的身体带来的变化。
很少有孩子会问“人死了以后会怎样”这样的问题。因为成人不愿意涉及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他们自己也很少有机会认识到,生命其实是有限的。
 

7.《外公》

http://img34.dangdang.com/54/32/20315844-1_o.jpg

使用诗一样的图画,很温馨地处理了“隔代关系”和“生命光辉”这两个相关的主题,使“老年”成为可爱的生命现象,用“离去”阐释“死亡”。很简单的线条勾勒,以及淡淡的水彩涂抹,简简单单的对白,就像很有意境的散文诗。

 

8. 《獾的礼物》

年老的獾虽然死了,刚开始朋友们都很伤心,但在朋友们的回忆中想起了獾的种种好,朋友们的心情慢慢晴朗起来,不再那么伤心,孩子的心情也随着故事而变化。 

 

9.《强强的月亮》

故事讲了一对生活在海边的父子,爸爸每天晚上出海打渔,儿子强强在家里乖乖守候。有一天海上刮起大风暴,把爸爸的灵魂打落海底,于是强强勇敢地担起了寻找爸爸灵魂的责任——他在月亮的帮助下潜入大海,把爸爸的灵魂找了回来,爸爸的脸色重新恢复红润,而月亮也从此成了强强的好朋友。作者在这个话题上用灵肉分离的具体意象向孩子们解释了死亡。故事的想像新奇、大胆,灵魂在书中被描绘成一个散发着淡淡光晕的球体,它沉到海底,被章鱼当成玩具戏耍,等到强强带着月亮潜入海中,章鱼发现月亮更明亮更有趣,便抛开了爸爸的灵魂去追逐月亮,而强强也趁机带着爸爸的灵魂返回岸上。章鱼的调皮和喜新厌旧完全符合儿童的思维,就这样,一个原本沉重的话题以充满童趣的方式自圆其说了。

 

10.《象老爹》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51CWz35Tm0L._AA500_.jpg

 

象老爹已经很老了,他就要离开老鼠妹妹,去大象天堂了。可是通往大象天堂的桥断了,只有老鼠妹妹能够修好。深爱的象老爹的老鼠妹妹会把断桥修好,让象老爹去桥那边的另一个世界吗?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11《祝你生日快乐》

http://img2.douban.com/lpic/s3058094.jpg

小丁子在外面玩耍时,遇到了一个患癌症的小姐姐,从此他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如数花瓣儿、挂“开心锁”,这些游戏都和小姐姐的生死有关,但他们却可以玩得一点儿不沉重。在小姐姐快过生日的时候,她又要住院治疗了,不过她和小丁子约好,在生日那天就会回来,和小丁子一起打开“开心锁”,一起许愿。可是,那天小丁子等啊等,小姐姐却一直没有来……

 

12.《老鼠爷爷的告别信》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51vJxDNBr4L._AA500_.jpg

 

老鼠爷爷去世了。“去世”是什么意思呢?小贝迪不知道。只是这让他感到很伤心。爷爷给小贝迪留下了一封信。刚开始,小贝迪不理解爷爷在信中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贝迪渐渐明白了爷爷想要告诉他的是什么事情。而这件事情大大地减轻了小贝迪的悲伤。这是一本感情细腻的,温馨的优秀图画书。它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安慰,而且可以教他们在失去亲人时怎么去面对悲伤。

 

13.《我等待》

让人过目难忘的一本哲学绘本。只是一条鲜亮的红线,就描述了人生的种种等待时刻和温情片段。这本书严格说来应该是给大人看的,苍凉与沉重恐怕非孩子能够承受的。

 

14.《我想要爱》

小熊吉米的妈妈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爸爸在留给他一顶帽子后,也离家远走。成为孤儿的吉米,戴上爸爸的帽子,开始寻找爱。吉米为老土拨鼠吓走了老鹰后,就和土拨鼠——小奶奶相依为命。小奶奶为他烹调食物、扇风、洗脚、说故事,让吉米体会到了爱的阳光。所以,当小奶奶死的时候,吉米难过得什么也吃不下。有一天,他救了一大群小动物。有了这些“小朋友”的陪伴,他不再感觉心中有个大洞。

 

15. 《麦先生的旅行》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51IB7zJru4L._AA200_.jpg

麦先生的儿子去世了,他决定带着孩子生前最爱的玩具熊去远方旅行。有一天,他遇到了另一个孩子,于是他们结伴开始了新的旅程…… 告诉孩子,无论生活中碰到多大的痛苦,人与人之间的爱都能抚平伤痕,并且能陪伴彼此一生。

16.《想念巴尼》

小男孩的貓咪巴尼死了,他很難過,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他的媽媽讓他回想一下十件有關巴尼的好事,好在隔天的葬禮上告訴大家。他想了九件好事,卻一直不知道第十件是什麼。爸爸拿了一些小種子要種,他說,所有埋進土裡的東西都會起變化,直到它們成了土壤的一部分。這時,小男孩終於想到巴尼的第十件好事了,因為巴尼會變成土壤的營養,幫助花草樹木成長、茁壯。

 

17.《一片叶子落下来》

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对于不知道的事,我们全都害怕……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你为什么要害怕这个死亡的季节呢”。作者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讲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文字简单,寓意深刻,最适合用来做生命教育的教材,堪称图文版、儿童版的《相约星期二》。

  

 18.《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这本书比较经典。生命可以轮回,生命也可以精彩地绽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