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盘点——那天,梅子涵来到后海

标签:
童话故事后海小学游击队员梅子涵杂谈 |
分类: 快乐阅读活动 |
今天是个美丽而迷人的日子,我们敬爱的梅老师踏着满地暖融融的阳光,从童话里走来了,瞧,和他一起《走在路上》的,还有《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
梅老师说,他知道我们后海小学的大门里和教室中都有梦,他知道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在现实的一日三餐和梦的飘缈间来回地跑,他知道这些孩子会有多出于别的童年的丰富和灵感,还会有优雅和高贵。
谢谢您,梅老师,因了您的写作、倡导和推荐,让我们的孩子能幸福地沉醉在儿童文学的花园里,痴迷地《和兔子们午夜聊天》,甚至《想当一棵树》,想当那花园里的一棵树。
请大家看梅老师的眼睛,他总是那么无邪地望着前方,望着远方。那是一双儿童般纯真的眼睛,那是一双哲人般智慧的眼睛,那是一双让你看了就一定能够《相信童话》的眼睛。
梅老师,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这样长大》吧,在童话的国度里,在文学的怀抱中。
后海小学夏国兵是这样说着这天的故事——
如果孩子们问你:“大人们,你们读过童话吗?”你会说什么?没有吗?那么来吧,来听听梅子涵老师讲童话故事吧。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满怀深情生动活泼地给你讲一个又一个可爱的故事,那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幸福的事!
《追寻肖邦、安徒生》
梅老师略带上海口音的亲切的普通话,自然地将我们带到第二次大战中的波兰,一群年轻的游击队员冒着生命生命危险,从藏身的地洞汇集到一个大地洞中追寻肖邦的音乐,追寻安徒生的童话,这是什么的力量?这是文化的感召力,这是艺术的感召力。更动人的是,一个10岁的孩子,宁愿死在游击队员的怀抱,也不愿回到投降德国人的爸爸身边苟活,这是怎样的爱国情怀,怎样的视死如归?这动人的故事拨动着在座教师和学生的心弦,许多热泪盈眶。
《和房子再见》
搬家时,家具已经搬上货车,但是小熊却怅然若失,他回到空空如也的旧房子里寻觅,寻觅……后来在爸爸的启发下,他回忆了在这里的美好时光,和房子里所有物品说再见并表示感谢。多温暖的童话,新的东西固然令人向往,但是旧的东西也应该重视,也应该珍藏在记忆之中,美好的记忆是无价之宝,感恩的心更如金子般可贵。
2009年12月2日,梅子涵老师在后海小学创造了我的吉尼斯纪录,一生中最让我感动的、最让我觉得教师职业是幸福的时刻。小学教师---一生与童话同行的、浸润在美丽与美好之中的幸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