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袁晓峰老师的新家
袁晓峰老师的新家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317
  • 关注人气:41,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使用语言而学习

(2009-06-06 21:38:28)
标签:

教育

育儿

全语言

枝节

语言学家

杂谈

分类: 教育思考

读了《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的第一章“全语言—―发展语言较容易的途径”,对我最主要的冲击是——

我们再也不要把完整的(自然的)语言拆成抽象而细碎的小片断了,不要把语言变成一些与儿童的需要和经验无关的抽象事物,而忽略语言最重要的目的――意义的沟通。当我们看到一些孩子们很滑稽的造句时,我们是否想到,是我们自己在教孩子语言时破坏了语言本身的意义。孩子入学时,就已经对语言有基本的掌握,而传统的语言教学把语言与语言的运用分割开,使孩子面临的学习的语言是抽象的、难以掌握的。

其实,要在教学中保留语言的完整性,让孩子有意义的、有目的地实际使用语言,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阅读真正的书籍,并且,这些书籍应该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并在阅读后做真正意义的表达。

对成人而言,从小单位开始学起,似乎非常合乎逻辑,因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掌握了一个部分,就掌握了整体。但是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是先学整体,再注意到细节。语言教学如果只是“为语言而语言”,或是让学生像语言学家一样去分析讨论语言时,原来的学习焦点――为使用语言而学习,就被混淆了。学习者会弄不清自己的学习目的,忘记了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或理解,而是会在学习语言的枝节上打转,如只关心某个音要怎么发才标准、某个字的笔画要怎么写才正确等等。

只有当孩子必须使用语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学习才有目的,才能发挥功用,也更有趣。

所以,如果能够提供给学习者广泛的阅读材料,那么学习者就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先备经验的差异来选择适合自己语言学习的材料,这样,他们会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语言的能力也会相当惊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