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英国全纳教育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万里路 |
2006年7月4日,我有幸在英国坎特伯雷基督教会大学(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University)听John Cornwall 教授介绍了英国令人振奋的全纳教育,接下来的几天,在三所小学的所见所闻,让我更一步步向英国全纳教育走近。脚步越来越近,心越来越被感动。和谐的核心是公平、平等,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接受所有人,不排斥任何人,就要创造公平、平等的教育,真正实现和谐教育的理想。
“全纳”从字面上看就是全部接纳,全纳教育就是指学校要接纳所有的人,而不论其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文化、身体、智力等方面的原因;主张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改变社会存在的歧视和排斥态度。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就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教育理念,认为 “以全纳为导向的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营造融洽社区、建立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全纳教育的理念就是促进教育平等的实现,促进和谐教育的建设,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英国是全纳教育发展得较早、较快、较好的国家,他们正按照全纳教育的基本思想推进着全纳学校的建设。
一、改变法律,推动全纳学校的建设。
英国政府对全纳教育的发展采取了强有力的推动措施,那就是立法。对全纳教育的进行指导与规范的立法主要有《教育法》(1976)、《沃诺克报告》(1978)、《教育法》(1981)、《教育改革法》(1988)、《教育法》(1993)、《特殊教育需要鉴定与评估实施章程》(1994)、《反残疾人歧视法》(1995)、《所有儿童的成功: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绿皮书(1997) 、《每个孩子都重要》绿皮书(2003)等。
二、改变观念,推动全纳学校的建设。
仅有法律是不够的,英国政府还致力于改变人们的观念——从社会价值看,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文化、身体、智力等方面的差异,都不应该成为他们自己的问题,社会环境对他们应该是完全容纳的,而不是让他们只受人照顾。全纳教育包括社会的改变、政治的发展、学校间的关系,对每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教育。
全纳教育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在全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融入社会,而不是社会的负担。
三、提出原则,推动全纳学校的建设。
全纳学校不同于特殊学校,它是一种新型的学校教育模式。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和其他组织提出了成为全纳学校必须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社区为基础,面向整个社区,人人都是受欢迎的、积极的、不同的,不存在筛选、排斥或拒绝;排除各种障碍,对所有人开放(包括校舍和场地、课程、支持系统和交流方式等); 注重集体合作,注重与其他学校的合作而不是竞争,在校内也同样;是一个民主的场所,主张平等,所有人都有权利和责任,都有均等的机会受益,并参与校内外的教育;要公开声明其平等观和全纳观;全纳学校领导要公开拥护全纳思想和机会均等;应具有教育人员和代理人员相互协调的服务系列;应建立合作体系,促进师生间的自然互助联系;教师的角色可以是灵活的;应与家长建立合作,使家长参与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在学校责任范围内什么活动需要为学生提供特殊需要?
4.20
·
·
·
最后是让孩子进入社会,推动全纳社会的建设。
四、制定措施,推动全纳学校的建设。
英国政府在全纳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1999至2000年度为例,一项成功的全纳教育项目的费用从5万英镑到25万英镑不等。在英格兰,仅2000年1月,教育与就业部就资助了100所学校创建全纳学校。
英国加强了对教师的特殊教育培训,同时注重家长的参与;逐渐改善物质条件,排除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所造成的困难,如,修无障碍通道、壁挂电话等设施的位置适宜、体育课的项目安排等,都要适应每个孩子。课程要多样化,差异化,要想办法去填补特殊需要儿童和一般儿童之间的夹缝。教师不能对孩子说“这个你不能做”,而是应该设计适应每个孩子的项目,说“这个你能做”。学校对特殊儿童不仅是接受,而且是欢迎。有车接送,有专门的助教。教育和相关服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国政府对全纳教育的推进使英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目前,全纳教育在英国已经成为专门的教育研究领域,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重要标志就是特殊学校大规模减少。据统计,英国特殊学校的学生数已从1978年的2%下降到1996年的1.5%。70%至80%的唐氏综合症患儿已在普通小学学习,其中有20%至25%的人能完成中等教育。有些地区,如伦敦市纽汉姆区已大踏步地对儿童开展全纳教育,该区仅保留了一所特殊学校。相关部门编制了《全纳教育指南》,大学也积极开设培训全纳教育教师的课程。
在我访问的三所小学我亲眼见到了全纳教育令人激动的场面。
在1小学,共有学生四百余人,其中就有十四个肢残儿,他们在助教的帮助下,和正常孩子和谐相处,一起学习,一起阅读,一起锻炼。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自卑和无奈,而更多的是自主和自信。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看不到对他们的歧视和异样的眼神,而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接纳和帮助。学校的所有设施,都体现出对他们的真切地关怀和帮助。一切都让他们感到那么方便,一切都让他们感到那么自由自在,一切都让他们感到与大家的同样和被认同。
在2学校,我们在学校的lunch
table和孩子们一起一边用午餐,一边交谈。在交谈中,有个很会表达,也很爱表达的小姑娘告诉我们,她。老师告诉她父母,她父母带她去看医生,医生确定她确有阅读障碍。她告诉我们,学校为几个有阅读障碍的学生专门进行一些辅导。我们看到,这个有阅读障碍的小姑娘谈话时很有自信,与同伴也玩得很好,丝毫没有受歧视的迹象。
在WINCHEAP PRIMARY SCHOOL,我们观看了学生表演的音乐剧,演主角的,是两个相当黑的黑孩子。在整个演出中,黑人、白人和黄种人没有一点排斥和相互地歧视。
我的思考:
一、建立全纳学校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
在一个班级里分好、中、差生,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给学生贴上各种撕不下来的“标签”……这不是和谐的教育文化所倡导的行为。有不在意学生的各种特点、不利条件或困难,承认并赞同个体的差异,并且不把这种差异看作问题的学校和教育理念吗?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已很明了,然而,人们的传统思想却根深蒂固。因此,用全纳教育的思想来转变人们的旧教育观念在当前更为必要。全纳教育强调的平等观,并不是要追求一种不可能达到的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教育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要歧视或排斥一部分学生。
二、支持的政策
三、具体的问题:学校接纳各种学生的程度有多少?要成为全纳学校,应进行哪些改革?普通学校如何实现接纳所有学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中全纳教育的文化氛围怎样建立?全纳教育的政策如何制定?全纳教育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全纳教育的教学又该如何进行?
如果只奖励成功者,就不是全纳。平等和谐:人人。如果我们能创造全纳学校,就能促进全纳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平等。
全纳学校的实践促使我们走向全纳社会。
用午餐的孩子们
心理宣泄室
教师和助教都在教室
在康河的柔波里
谢谢你
姐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