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高校,中午吃饭的时间,林教授上完课也就便到了餐厅。林教授是刚晋升的年青的、漂亮的教授,人虽瘦小,可讲起专业课来绘声绘色,学生喜欢她上课,更喜欢她上课的风格。这样一来,她在学生口碑力量下便也成了一位知名人物。
是教工窗口,可没有教师来打饭菜时,这窗口也不能空着,毕竟大学生到了中午肚子饿得慌,毕竟餐厅的生存需要工作量与相应的利润维持。林教授开始排队,她向前张望了一下,排在前面的都是学生,用手指点了一下人头,自已是第31位。排队就排队,林教授需要维护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她不想象个别的教师到前方插学生的队还口口有词地指着“教工窗口”让学生看。学生是学校生存的主体,教师与餐厅打饭菜的人员除了分工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再看到有的学生只打了两份素菜,林教授感到真得心疼,我们有许多许多工作需要做呀...
...
想着想着,便轮到了林教授,林教授一边点菜,里面人员一边打菜“你怎么点了几个菜?”,林教授听到原来是打菜的人员问她,便准备回答,可打菜的人用手急忙捂着嘴,眼角眯眯道“对不起,我以为是学生了”。
林教授端着饭盘,看着每一碗菜似乎都少了几筷头,可看看学生打得饭菜与自己差不多,感到那一句“对不起”原来隐含着让自己见谅之意,过去来餐厅吃饭感到的价廉物美原来是只限教师的。
吃饭高峰时,哪里可以坐下?林教授端着饭盘,走到东,走到西,餐桌上有学生坐满或有学生吃完留下餐盘工作人员尚未收回。终于找到了,有一张桌子四个座位空着,虽有一位学生在桌子旁,可她并没有在吃饭。林教授放下饭盘,正准备坐下,旁边的学生发话了:“老师,这座位是我们的”。
大学生互帮互助,吃饭时,有学生帮排队买饭,有学生帮保护占座位。这问题,林教授曾听讲过,还听讲有学生到自修教室占座位,可这回是给林教授碰着了。虽是年青的教授,但也是一位教授,这样的问题不管的现实问题是自己连这顿饭难吃下。
林教授发话:“同学,学校不允许你们这样做,何况我现在需要进行时,你们的需要是将来时。”林教授应该是外语系的,为了讲话有一定的说服力,语言中带有专业时态。“老师,我们认识你,你就是上XXX课的林教授,可你需要知道,在课堂里,你是老师,我们是学生,可现在是在餐厅,我们都是就餐者,我们都是平等的,何况是在讲民主、讲法制的中国...
...”学生得理不饶人,无理也要取闹,周围的一双双筷子停在嘴边,一双双眼睛盯着这位教授... ...
“早知道如此,我早一点下课,早一点来吃饭,今天就不会排这长长的队,为了座位,学生也来给我争夺起来...
...”林教授心里很乱,这成了什么事情?上课的内容可以反复地讲,还可以备课,可这事情让她丝毫没有准备呀!“林老师,我们这边有座位,您来坐”,有一位穿西装的男生叫起来。
第二天,上课的路上,许多学生仍窃窃私语,有位学生向林教授指指前方,林教授看去,前面是宣传栏,走近看到有一张白纸条:什么大家认识的林教授,什么吃饭与学生抢座位,什么喜欢上男学生等等...
...
左步电2009年3月5日晚23: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