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记

(2025-11-22 08:26:57)
分类: 故园风雨原创散文
饮食记

九十六菜市场踱到南端,每年的秋冬交替,有一家现场制作腊肠的店铺便忙到飞起。顾客需要自备新鲜猪肉,其他的材料由店里提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人的美食,在外来客的眼里,未必如何推崇。然而,人是社会化的生物,且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无礼而不立,因此上,通常应酬之时,什么菜转到眼前,且去搛上一口,不多不少,而后聆听或陈述。在中国人的眼里,除了家庭聚餐,其他大半的杯盘罗列,皆会具备不同的指向以及含义,绝不是为了大快朵颐而去。于是,想起来数年前还保有着曲终人散找地方搞一碗面条的习惯,一度引以为愧,家人也曾玩笑,说你就是放不开,好酒好菜吃不饱,该是个什么胃……直到某某APP上有人开了个话题,原来大有人在,吾道不孤也。

湖海漂泊客,设若总是羞羞答答,那还了得,不想去问医生,但还得从医学的角度胡乱分析,也许酒后复食,有助于酒精的吸取罢,如若不然,为何这几年有意戒酒——至少是绝大的收敛,再不用“补食”了呢。对于一个轻微强迫症加轻微洁癖的人而言,长年累月满天下的乱跑,并不算美好经历,可是,终究是在生活面前低下了头,网络上曾有个热梗,“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满身才华”。笑过了,泪过了,明天的太阳还不是依然升起,多情自古空余恨,那到底伤感个甚?个中有个误区,似乎强迫症与洁癖是双生子,因为放在自家身上是成立的,直到看到老科学家魏世杰的女儿魏海燕,固有的观念一下子七零八碎,不是这个样子的,强迫症是强迫症,洁癖是洁癖,虽有关联,未必有因果。

继续顺着“当地人的美食,在外来客的眼里,未必如何推崇”的话题展开一些讨论,那些极端的范例暂不涉及,譬如虫虫呵,蛇鼠呵,猫猫呵,活珠子呵,就说海鲜吧,既非罕有,也属高端,可是,一直有些微微的抵触,说抵触不免重了些,应该叫作“敷衍”。可以接触,可以入口,单纯地不以为贵,不以为美,应酬场合,来者不拒,私下选择,尽量远离。有一年到胶州,主人家十分热情,结果酒菜上桌,不免傻了眼,因为都是海鲜——海鲜炒菜,海鲜炖汤,连主食都是海鲜的天下。傻眼归傻眼,表面上还要意兴盎然,人家确实倾其所能,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那个场景就很有意思了。一边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一边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幸好有一份韭菜炒鸡蛋神兵天降,算是恰如其分地救了场。

又有一年,文期酒会的所在是当地很有名的一大片湿地,于是,海鸟高飞,芦苇摇荡,一行人爬高下低,尽情拍照,世间事嘛,一味地追求意义,最终所得,多是扫兴。该随波逐流的时候随波逐流,该轻装上阵的时候轻装上阵,不要总是板着一张臭脸,苦大而仇深。没有谁比谁过得更轻松,也没有谁比谁是天之骄子。对那片湿地,幼年时代便如雷贯耳,因为属于苦海盐边,常有海客推着独轮车载着海鲜到内地来交换粮食,曾经见过车上的笸箩里硕大的螃蟹,无比诱人,好巧不巧的是,他碰上了一个视海货为仇雠的小孩子。文期酒会最后一个节目当然是聚餐了,在一个船家酒肆,什么名字,年代久远,早就忘怀,反正是那次的主格调是“全鱼宴”。说“全鱼宴”便是全鱼宴,差一样差一品都不行。于是乎,“傻了眼”的第二版本出现,仿佛有个声音在耳边回响,“人家盛情难却,不要大煞风景”。随着几筷子下去,必须承认,渔家菜远比市里的酒店高明,味道纯正,入口绵远。但是哟,“几筷子”已经是极限,妥妥地浅尝辄止,不得不讲,东道主是懂客人的,最后一道菜来了,水灵灵的黄瓜与萝卜!这不,一切不就又好起来了嘛,皆大欢喜,不着痕迹。

一个人的食性,与强迫症、洁癖相去甚远,或者说根本不是一个范畴的问题。古人便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曲解一下,放在自身,就是你与飞禽走兽缘深,与虾兵蟹将缘浅。酒后复食属于把肝子喝坏之前的第二阶段,到了第三阶段,满桌珍馐美味,尽是“恶煞”与“凶神”。上顿的酒都大半天了,还是消化不掉,一进饭店,闻到炒菜的味道,直想找地方去呕,可是,朋友们就劝,来了不喝行不,不吃都行,大家就是聊一聊。继而,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在场众人推杯换盏,豪气干云,你坐在一边,一杯水,两根黄瓜,萎靡不振。这才有了后来到医院检查大惊失色的故事,遂之慢慢戒酒,面壁反思。

酒量所谓最“巅峰”之际,朋友们帮着回忆,说是二两的杯子七杯半,啤酒若干,自己骑着车子回家,洗澡洗衣,悄然入睡……有没有呢,或许有,或许是吹,反正皆是江湖传说,无据可查。当时也并非是傻,在女性眼中又或拒酒人士眼中,这与自杀无异,却不想拿什么酒文化来作藉口,人是感情动物,也是氛围动物,其时做就做了,喝就喝了,自当是前尘往事,付之一笑而已。想毕生至此,根本与嗜饮永不搭界,一人从不沾酒,家里的啤酒过期倒掉,白酒开瓶的做了料酒。而久在生意场摸爬滚打,你真能做到滴酒不沾?现在一般是一瓶啤酒,要不然,不免有些尴尬。

一个老酒徒,在杯盘罗列之中,通常热爱黄瓜热爱萝卜,要胜过其他。江淮风俗,腊味有很多,腊肠、老鹅比较多见。两者皆有一股腊品自有的味道,前者大油,后者耐火。本地朋友赠送的老鹅,回家做过几次,没有一次成功,大火而不烂,不用问,还是方法不对头,即便如此,儿子都狼吞虎咽地给解决掉了。客观上讲,根本不是腊味好不好的问题,重在一个当地风俗。故乡的羊汤同样有名,老乡们趋之若鹜,外地人可能闻一闻都受不了,所以,习惯这两个字太神奇,以此类推,渔家人委不委屈,明明是一腔热忱,却遭了客人的忌。

电影《饮食男女》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遇上那个人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会爱他一辈子,他已经这么好了,我怎可能爱上别人?然而,岁月会让你知道,一辈子的心愿,真的只是一个心愿。”话说回来,每个“东道主”都会“我以为”,不止于他(她),腊肠,老鹅,以及羊汤们,无不如是。不过呢,黄瓜或者萝卜,便很难这样想,因为,它们可没那么多自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雪
后一篇:蒹葭苍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