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集[2024年4月——2024年月]
(2024-06-29 21:07:37)[五绝1首、五律31首、七绝53首、七律23首]108件。
1
七律
蓑翁垂钓居亭左,靓女寻花到路头。
孤蝶引吾湾水域,娇莺唤客塔云楼。
酒家别处何须有,欲醉先生伴月钩。
2
七律
残灯与我催春日,拙笔留人待客楼。
得句欢欣随雀鸟,成诗谨慎叙王州。
从来管甚谁开眼,入画湖山做永讴。
3
五绝
本意醉儿羔,违心此一遭。
成诗虽古韵,一笑却挥毫。
4
七律
阅尽炎凉笑晚飧,悠闲我老看黄昏。
河边花径闻香已,湾那行人怨影跟。
鸥鹭惊飞随岸阔,舟船过往看波痕。
繁忙店铺流苏展,明亮街灯进出门。
5
七律
老死东坡比我烦,荒唐不恨是箴言。
清风羁旅羞三度,美味旗亭醉几番。
一次乌台虽圣意,廿年诗案却沉冤。
平生苦难当奇绝,留待先生让史喧。
附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原诗: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6
七绝
朝阳唤我倚南窗,莺雀欢欣唱一雙。
读罢新诗思旧句,兰簃怕是已京腔。
附周剑明原诗:是有鳴鳩催北窗,琴樓翠擁可无雙;臥游已到忘言處,清氣翛然填一腔。
7
七绝
(1)
阴晴时令不由衷,已做黄昏是老翁。
一夜流连观皓月,云楼似是广寒宫。
(2)
长天星斗起三更,无奈春秋不做评。
满笈文章曾娱我,老来白发一书生。
(3)
《金明寺》
随风幽雅不难能,又进山门已几曾。
槜李花香方有趣,蠡湖成范觉无僧。
注意:寺内有槜李数株,花开时节香美宜人。
(4)
独行河那起笙歌,远处艨艟动水波。
早有何人偏倚岸,阴晴已隐是渔蓑。
(5)
如此江南锦绣颇,淋漓春雨却当歌。
先生有句书盈卷,笔底风光尽秀禾。
注:颇—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或“略微”。
(6)
挥毫闲笔看炎凉,那处梨花伴海棠。
童子身心当是我,从来谈吐笑斜阳。
(7)
几十年来本不惊,风云让史叙公卿。
书留记忆从心已,早已当飧过此生。
(8)
总去鸳湖那处荷,与朋谈笑指鱼蓑。
人生早已随花忆,锦绣山河便是歌。
(9)
南园游历也安宁,碎语从来少去听。
好在心田留可意,时时不忘是曾经。
(10)
尊嘱同窗又赋莲,花香使我再开篇。
留存亘古东风忆,百代歌诗做永传。
(11)
看到夕阳觉已翁,春秋始末却朦胧。
绿阴留得藏幽径,恰似吾心变小童。
(12)
总是人生逆水舟,山川你我不无求。
问松前面春风路,岂是孤独笑白头。
(13)
风光如此入文轩,吾在江东学几番。
恩怨凌烟求不已,原来难得是魁元。
(14)
柳叶春深亦可裁,风随舟棹不徘徊。
龙湾偶见蓑翁钓,几树垂丝一径开。
(15)
《紫李结果》
紫李沿街累果垂,惹来翁媪让枝危。
曾言食啖犹鲜可,没见何人醉玉卮。
(16)
茶亭小坐忆东坡,遇客闲聊在秀禾。
惬意犹思新旧句,花间偶赋艳阳歌。
注:煮茶亭在城西三塔公园内。
(17)
《寻遗迹》
沿河寻觅对黄昏,那处炎凉未见痕。
欲负青山难负我,当书文字入诗存。
(18)
亭中闲话也相逢,已近横塘便觉风。
一位蓑翁频说钓,莺啼枝上美江东。
(19)
吉运桥南络绎钗,初荷孤寂欲登阶。
流连是处曾经院,如此喧嚣小店街。
(20)
晚照随吾快步归,闻香小巷觉风微。
雀鸣门第逢邻语,去扫西街落叶肥。
(21)
柏庄十载住西城,门首临街尽美羹。
夜雨孤灯谁笑我,偏听窗外倚枝声。
(22)
灯火微明静入思,邻家在梦欲何之?
晨曦未露曾如是,别怪莺啼又唤伊。
(23)
欲去兰亭为友情,诸家笔墨亦留名。
山花小径平生慰,浪迹江湖不纵横。
(24)
重翻文稿亦留吟,记述春秋是我心。
也算曾经堪有忆,伯牙琴瑟做知音。
(25)
留居倚岸运河涂,有幸江东卧柏庐。
十载嘉禾曾走遍,几多桥路入吾书。
(26)
急行绿道觉风轻,柔软莺啼绕树声。
杜宇依亭争怒放,盈香孤寂是零丁。
(27)
曾经期待看晨曦,嗟叹奚囊几首诗。
无语挥毫还落墨,文心一子尚犹思。
(28)
《煮茶亭》
来游三塔却忧伤,读罢诗文一路香。
此处亭台曾可忆,东坡千古自流芳。
(29)
人间但愿尽清风,看翥原来是半空。
恩怨已成千古事,孤亭独坐少陵翁。
(30)
浮生犹忆不愁眠,夜半新词亦上笺。
往事难能堪入笔,无声灯火却应传。
8
七律
家国情怀亦始终,韶华不废伴清风。
曾经折柳辞江右,得赴临湖到越东。
几载春秋勤著录,一朝书卷喜由衷。
夕阳渐落堪留墨,惬意身心与古同。
9
七律
(1)
彩虹桥过是郊河,鸥鹭惊飞动水波。
纵有园丁花径扫,却无诗客少陵歌。
圣贤希冀松依鹤,文子欢欣墨出鹅。
几载奇缘尝槜李,从心有幸住嘉禾。
(2)
浪费光阴不自愁,思来想去欠春秋。
少年打闹从无愧,白首闲谈却亦羞。
残破书皮勤读欲,孤独陋室惰还求。
时空渐去无多矣,妙笔生花愿晚酬。
(3)
读书掩卷欲何求,羡慕先生一统楼。
壮丽山河游未了,闲愁运水咏无休。
清风以往虽知晓,笔墨曾经也探幽。
雨里芭蕉摇曳尽,闻香那处望花柔。
(4)
江东回味感炎凉,点滴凭毫做故乡。
欲去勺园知主趣,重来倦圃觉花香。
流连山海吾之愿,过往春秋客亦伤。
常秀嘉禾千百载,徐行与路是文昌。
(5)
孤灯面壁读华笺,管甚欺窗看雨烟。
那雀原来争暖树,何人如此恋铢钱。
淋漓耀眼留千句,无奈挥毫欠百年。
空有凌云多壮志,人生成长赖诸贤。
(6)
棹歌使我到吴乡,岂厌寒梅自主张。
涂抹容颜求美丽,斟酌字句赋非常。
百年佳作寻君子,千古文存做栋梁。
华夏曾经功盖世,人生无处不炎黄。
(7)
一翁取径面不憔,无奈难行似石雕。
呼鹭占枝仍柳翠,撩人倚岸乃芭蕉。
小亭吉水和人叙,大路文昌少客聊。
百态浮生如得过,何堪你我去登峣。
(8)
落叶春深欲启扉,清风迎面燕回归。
沿河得望娇莺戏,看水高低白鹭飞。
短径来寻花静静,长桥去过雨微微。
江东美景应夺目,却是无言对夕晖。
注:夺目—谓光彩耀眼。
(9)
又去城南望纸鸢,飞鸥驱赶戏河川。
清风拂我心犹静,明月撩人笔入禅。
雨里依稀闲看世,斋中独处尚思眠。
晨曦才是吾初始,雅意邀朋再赋莲。
(10)
《端午节月河街会餐》
余生得意月河飧,话语淋漓一外孙。
明日原来端午祭,今天亦是大夫尊。
东挑西捡随人便,北往南来各自跟。
熙攘长街留古意,休闲谈吐到黄昏。
10
七律
无言以对是先师,留与后人亦所思。
了却民心追往事,情怀今古诵騒辞。
端阳犹忆伤无限,龙棹颇呼怨有之。
拙笔难书屈子恨,阿弥也念让莺知。
11
五律
百里是嘉禾,人文趣事何。
留年天际远,度夏碧荷多。
随客成舟曲,沿河唱棹歌。
名家由史记,笔墨不蹉跎。
12
七律
颇念亲情家父母,关怀骨肉我儿孙。
好生料理生花笔,确立思维立雪门。
嗟叹山河常落墨,应书灿烂是黄昏。
13
七律
从来华夏亦藏珍,灿烂人文倍觉亲。
放笔笙歌千载句,纵情山水百年身。
风云天地皆留义,欸乃舟船尽咏仁。
别怪老夫存墨在,适由今日又逢春。
14
七律
书藏百卷不忧貧,诗赋文章总撷珍。
略论古今风雨事,犹知天地栋梁臣。
闲斋凄楚堪幽静,世界清凉岂浊尘。
壮丽山河多羁旅,平安社稷赖斯人。
注:撷珍—寓意珍贵、珍宝。
15
七律
颇思往事亦云烟,闲叙忧伤却管弦。
书卷频翻思旧岁,风光绮丽度新年。
似曾谈吐孤亭下,早已相逢运水边。
品味春秋吴越地,柏庄元一道家天。
16
七绝
(1)
进去名园亦此魂,端阳无奈愧儿孙。
流苏遮店人熙攘,买到茱萸插在门。
(2)
《南门头》
便入南门认此头,嘉禾十载未曾眸。
梅湾街巷常行步,不晓此处漏笔讴。
(3)
云暗天昏自倚窗,莺啼枝上好成双。
邻家怕又来吟曲,入耳方知是越腔。
(4)
入乡随俗已经年,弄笔闲听尽管弦。
与古常随南北曲,成诗格律却应传。
(5)
曾寻古迹访诸贤,弄笔轶闻已入笺。
数里山花香自我,行来有曲亦成篇。
(6)
华夏风云出始终,百年轶事自堪丰。
江山各领随朝代,家国情怀便一宗。
(7)
美景闲观便入心,淋漓笔墨自深沉。
流连山那成丘壑,或许娇莺让我吟。
(8)
此生无奈好书笺,掩卷忧思尚有缘。
风雨怜吾留拙墨,闲情贻笑已多年。
(9)
完飧离户去文昌,渐落夕阳荏苒光。
暑热寻花来曲径,微风或许转清凉。
(10)
呢喃归燕望天齐,河上行舟过此溪。
等待清风来拂我,丘山盈翠晚莺啼。
(11)
闲随步履走河东,古曲轻吟一路翁。
街巷喧嚣争买卖,惊飞鸥鹭柳丝风。
(12)
《赠友人》
文章诗赋叹流年,叙述嘉禾不胜焉。
感慨乡间多笔墨,他年经史谢诸贤。
注:不胜—非常,十分的意思。
(13)
《嘉禾觅古》
遗迹使吾一再逢,长桥短巷有无松。
曾随杨柳生嗟叹,是处犹寻尽古踪。
(14)
《忘机亭》
晚年窃喜到嘉禾,入笔遗踪趣事多。
又过忘机亭上看,花船偶至动清波。
注:忘机亭在城东芦席汇,友人莫封求雅撰有亭联:倚石看云淡;临流羡鲤闲。
(15)
去找娇花小庙西,芭蕉摇曳和莺啼。
翩翩蛱蝶随风舞,几朵荷莲映碧溪。
(16)
茶禅寺已影无踪,只见修篁未见松。
自古湾区舟棹聚,风帆不见那时容。
(17)
听莺时刻度晴阴,我住城西倚上林。
此处有文皆苑里,每天经过做轻吟。
注:(1)上林—血印寺与岳王祠皆在城西。(2)城西吉水路两侧有文武里、文运里、文昌里、文南里、文秀里诸小区。
(18)
展卷原来入史观,清晰天地亦偏安。
人生淡定应留笔,已做担当一寸丹。
(19)
窗外撩人尽楚天,偶生嗟叹去河川。
轻舒肺腑皆歌咏,细算浮生有几年?
(20)
先贤嘱我爱群科,少小方知喜钓蓑。
孤寂残灯因读史,梅花傲骨赋清歌。
17
七律
小女成才而立年,逢时父母不堪怜。
扬州曾喜留孙外,秀水合欢绕膝前。
天地闲观教后辈,春秋善待学先贤。
无痕岁月清纯己,敢与旁人做比肩。
18
七绝
年过七旬忆往兹,难能风雨不忧思。
如山父爱时时在,萱草遗香亦念伊。
19
七绝
嘻戏顽孙又有联,曾经而已集从前。
小楼欲造文心子,惹得外公再著笺。
附王子睿新撰楹联一则:上海不在海上;南海唯居海南。另,子睿亦撰有吾编辑的《而已集》留存在《文心楼存稿》续编七集中。
20
五律
(1)
歌舞笑王侯,风云已白头。
龙潭装世界,曲径看春秋。
倚水听莺语,留亭忆帝州。
舒心求晚逸,行笔自轻柔。
(2)
徐行觅晚芳,弄笔欲成章。
几亩花田倦,数枝蛱蝶忙。
偷闲亭里坐,纳趣景中藏。
暑热方才至,何时再转凉?
(3)
此刻正逢时,人生欲可期。
留香随晚步,寻雅待晨曦。
零落花经雨,孤凄叶舞姿。
身心如鹤健,自读少陵诗。
注:鹤健—鹤清健长寿,故用“鹤健”为祝寿之词。
(4)
街巷论公卿,清风伴此生。
倚墙花正秀,傍树雀犹鸣。
夫子谈天地,春秋得令名。
与人常过往,时刻有阴晴。
(5)
《自戒》
欢喜江东地,名家与古同。
随乡应入俗,待客亦由衷。
命笔皆听者,经年不便翁。
勤吟如在意,岂可傲群公?
(6)
原来一水湾,不可算偷闲。
听雨茶亭外,挥毫天地间。
出行文运里,又去老瓶山。
酒后与谁叙,孤独是此颜。
(7)
《偶感》
自看鹤依松,春深让水重。
吸风和飲露,去脉与来龙。
文采挥毫尽,诗工得句丰。
诸家皆学了,依旧不从容。
(8)
行走看诸颜,童儿嘻笑间。
人随天地阔,雀占绿阴闲。
曾过新元路,常游那水湾
心思因世事,偶尔上丘山。
(9)
落照自由身,沿河又望津。
蝉鸣初唤我,莺寂不呼人。
谈话旁边客,闲聊左右邻。
纳凉花径里,夏至尚言春。
(10)
转角窥花鲜,心中自挂牵。
倚松疏见鹤,拂柳驻听蝉。
苍绿河边树,嫣红水上莲。
人生原亦此,时刻尽风烟。
(11)
从来不胜愁,先者觉风流。
无语因诗寂,寻笺得句羞。
观书虽念念,落笔却悠悠。
遥指长河水,轻吟自在鸥。
(12)
清风已十分,与我共春云。
街巷千排树,花园几队裙。
他人虽惬意,自己也欢欣。
插架应堪满,身心一采芹。
(13)
对世觉仓惶,孤灯夜未央。
留心书卷气,使我墨痕香。
几首堆花赋,三家锦绣章。
山川多不至,何处再行将?
(14)
度世亦田耕,贤人不客惊。
庭前花草艳,塔后雨风清。
诗赋谁堪写,文章者做评。
虽然天地大,时刻有阴晴。
(15)
谨慎过浮生,人皆好弟兄。
凌烟疏做客,虎帐勿谈兵。
命笔书无意,笙歌动有情。
热衷山水处,或许闭深闳。
注:闳—巷门。
(16)
花开尽晚芳,落照觉炎凉。
努力无先后,成功有短长。
玲珑勤是笔,锦绣乐随觞。
不学诸贤者,何人做栋梁?
(17)
辛苦起三更,难能有令名。
婀娜犹款款,妙曼亦轻轻。
歌舞依然态,莺啼照旧声。
清风留陋室,或许让人惊。
(18)
处世自由衷,洁身与古同。
求知门户外,索静晚簃中。
梅子仍逋客,童心是放翁。
无争堪度日,省过亦责躬。
注:(1)逋客—避世隐居的人。(2)责躬省过—责问自身的所作所为,反省过错。出处《孔丛子·连丛子》:“是年夏,河南四县,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杀禽畜雉兔,折树木,秋苗尽,于是天子责躬省过。”。另,“责”是仄声字,在此句中亦出律,无奈。
(19)
谈欢到几更,无奈论公卿。
雨里诗留句,风中赋有情。
垂丝犹雀语,拂柳又蝉声。
美景江东地,闲聊说纵横。
(20)
每日去邀邻,闲行碧草茵。
寻来银杏路,又感秀城春。
小巷繁花旧,孤亭古柳新。
百年留记忆,过往自犹珍。
(21)
清心一谪仙,雨里却流连。
随处吾犹去,何方客往还。
残花曾满地,落叶恰巡天。
有意寻街巷,时常咏杜鹃。
(22)
无事看鱼蓑,抬竿亦起波。
轻吟吾的赋,欢唱友之歌。
水上呼飞鹭,溪头赏碧荷。
江南风景好,几载住嘉禾。
(23)
观书勤入笔,洁净亦吾身。
孤寂与谁语,忧伤伴鹭嗔。
曾经随客叹,更是嘱人谆。
华夏千秋系,诸贤让史珍。
(24)
生平觉雨霜,游历看初芳。
随处清风逸,原来碧草香。
无由谈世事,有意论文章。
心如伤感那,凄凄一海棠。
(25)
初识喜犹评,朋侪是此情。
听琴因友意,拍岸已风声。
高傲随时断,闲聊让雨倾。
书生无体面,商贾亦疏惊。
(26)
悠闲做放翁,千里一归鸿。
文脉由人继,诗情与古同。
无知休论道,掩卷不虚功。
得句应常改,难能入史中。
(27)
时时便感伤,如愿走文昌。
好在居吴越,从来做故乡。
心情随雅静,世事伴炎凉。
淅沥听窗外,清风几里香。
(28)
学古壮胸襟,山河是宝琛。
江南犹畅想,槜李亦沉吟。
虽有风云笔,却无巨匠心。
从来听雀语,随意入禅林。
(29)
山川做我师,颇可亦相期。
运水行舟棹,旗亭醉玉卮。
他年如所以,此刻欲何之?
笔底知空了,犹须再学伊。
(30)
怜悯筑莺巢,听歌勿自嘲。
为人应忍耐,出语再推敲。
归燕留春在,寻朋做故交。
忧思宽心我,游弋北河郊。
21
七律
管住无聊满口香,做人一定要平常。
不能交友便宜占,越界言谈亦躲藏。
坏事从无甜在嘴,与朋太近苦含霜。
证明自己应留戒,牵扯铢钱最感伤。
22
七律
锦绣人生似水柔,全书存架又何求?
风光入笔皆文萃,古迹随吾尽晚馐。
坦荡身心怀世界,精明才干爱金瓯。
倚栏思想承前辈,落照余霞尚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