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南诗社“随份子”

(2021-03-25 09:20:08)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原载2021年3月25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

天津城南诗社,除正常的每周或每半月组织一次雅集外,还经常为社友中年长者举办寿诞庆祝活动。而这种公祝活动,自然也涉及到随礼问题。那么,文人之间又是如何“随份子”呢? 一般来说,城南诗社文人之间,仍遵循“君子之交淡如水”“秀才人情纸一张”的原则。尤其是一些有名头的大家,如方地山、章一山、高凌雯、赵元礼、吴子通、王伯龙等,他们参加寿诞喜丧活动,基本上是提前作一幅书法或绘画作品作为贺礼,即可交差。而其他大多数社友,则与普通人的交往一样,也免不了世俗的一面,除作贺诗、贺联外,还要随一份“份子钱”。1940年12月31日出版的《新天津画报》上,曾有一则署名非诗人(即王寰如)撰写的“城南消息”。据这则消息称,夏历十二月初十日,为高彤皆(凌雯)先生八十大庆,社友除作寿诗贺寿外,另商定公祝办法,其标准分为福(六元)、禄(四元)、寿(三元)三种,社友们可根据情况,自行酌情缴纳,由孙正荪代收汇转。孙氏乃为职业律师,热心诗社公益。故大家缴纳的份子钱,统一由其收齐后再转汇主人。制定“份子钱”的标准,并冠以福、禄、寿等名号,这又是文人交往区别于普通人的地方。 除送“份子钱”外,还有一种馈赠礼,更为高大上。笔者在1940年12月5日的《新天津画报》上,看到了一则有关章一山寿诞的消息。据该消息载,“今日为章一山太史八十大庆,本市文艺界纷纷献诗,盛极一时。章太史拟订今晚二时假法租界登瀛楼南号宴客。各吟坛公送大鼓、杂耍等,以资庆贺,而娱来宾。并闻小说家孟画如诸君,另外亦约鼓界副座张翠兰临时参加助兴。”此外,各诗社同人,另定于12月11日下午6时,假天津永安饭店补行公祝,并公送舞会一场。有意思的是,请帖之封面姓名、住址等,均由晚清遗老、著名书画家金息老(金梁)亲笔书写。“辛苦殊甚,对于老友之热心,诚堪钦佩也。” 文中所言“各吟坛”,当指城南诗社、冷枫诗社、不易诗社、玉澜词社等比较有影响的诗词社团。这些团体之间多有交集,很多人同时为上述诗社的一份子。而且,章一山、高凌雯、李择庐等人,还被很多诗词社聘为导师,所以,当导师寿诞之日,各团体“随份子”实属正常。只是,团体赠送的礼品,较之个人送贺诗、送礼金自然有所不同。组织大鼓、杂耍、戏曲、舞会专场,相比之下,可谓高大上。 当然,除团体公祝外,个人送贺诗也是常例。章一山寿诞日,城南诗社社长、名士王伯龙,曾送祝寿诗七律一首。其诗曰: 神仙漫道地行难,真作灵光鲁殿看。洛社风流延胜赏,玉堂清秘想高寒。重游泮水尊人瑞(去年举行重游泮水典礼,极隆重),两扈鸾仪侍御餐(民国二十年辛未,两次侍宴张园,时论荣之,称异数焉),预祝期頣添鹤算,天留此老主文坛。 报人、名士张聊公作贺诗四首。 其一:孤标一介峙津门,大耆初登道益尊。寿世文章千万卷,庞眉皓首照乾坤。 其二:一自声华出玉堂,高风亮节早名扬。耆英会上留佳话,独抱冬心御墨香(老人七十寿日,曾拜御书‘独抱冬心’匾额之赐,有诗记之)。 其三:巍然一表大宗师,名士风流太传诗。最喜征歌腰脚健,心情恰似少年时。 其四:天留此老挽颓风,三杰当年誉望隆。今日城南开寿宴,三千珠履一仙翁(老人任京师大学堂文科提调时,与富阳夏涤庵、湘阴郭复初,皆祟尚气节,尊重经术,有大学三杰之誉,近年主持天津城南诗社,亦臻一时人文之盛)。 注重“随份子”的文化内涵,这是文人交往区别于普通人的地方,也是文人雅集能够永留情史的重要原因。

城南诗社“随份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