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首个西式订婚礼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津沽旧事
赵道生是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赵庆华之子(其四妹就是著名的赵四小姐赵一荻),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并获商学学士学位,后在矿政公署任科长职,1927年在天津创办了著名的大华饭店。赵道生虽然年轻,但在公众眼里,他却是个“老成少年”,给人以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印象。
梁君咏也是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梁宝田时任山东省烟酒税局局长,她的亲叔叔、北洋时期风云人物梁鸿志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秘书长。
1928年初,经交通部部长叶誉甫及四洮铁路局前任局长程式峻介绍,赵道生与梁君咏相识。经商议,二人决定于1928年2月6日元宵节那天,在大华饭店举办订婚典礼。
“订婚典礼,采用西式,完全公开。”当天下午,亲朋好友约200余人应邀到大华饭店观礼。无论是大厅,还是雅间,乃至于冬日花园,全都站满了人。礼堂设在饭店内的公共食堂(大厅)内,厅中央置一白色花篮,上面缀以白丝带。“取白色者,因在西俗中白为吉色,且以示男女之贞洁真诚也。”花篮的前面“设一小儿,环儿陈设有来宾赠送之花篮二三十个。则均按华俗用红花矣。”大厅四周设长桌,有茶点供宾客选用。参加观礼活动的以女宾居多,“服饰鲜艳新奇,有如春花到处怒开,使人目不暇接,胜过甚么时装大会矣。”男宾中则有很多政界要人,包括李赞侯、叶誉甫、梁宝田、梁鸿志、颜韵伯、胡若愚、何次衡、赵燧山等。报界名人亦不少,有王小隐、叶庸方、沙游天(即沙大风)、蒋光堂等。
下午4点钟准时典礼。经《北洋画报》创办人冯武越(赵四小姐的姐夫)推荐,由叶庸方担任司仪。叶庸方的父亲是天津著名的兴隆洋行买办叶星海,叶星海去世后,由叶庸方继任。叶庸方是著名京剧票友(唱老生),曾创办《天津商报》。他为人忠厚,善谈而又风趣。“老生虽宁波人,然生于天津,京白至晴朗,且贯于此技,故能胜任愉快。”
定婚程序分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由介绍人叶誉甫先生致词;第二步,男女双方互换礼物。首先由男方将一枚“白金嵌簪约指”套在女方右手的无名指上。然后由女方将一块金手表戴在赵道生的左腕上。“区区饰品,用意弥深也。”“约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戒指,取“约定”之意,“谓婚约于以确定也。”“手表”的内涵似更为丰富。“手”,谐音为“守”,意为厮守、相守;“表”,就是“钟”,谐音为“忠”,意思是“终”,合起来是“始终相守、忠贞不渝”的意思,或“又取其时时刻刻念念勿忘之意”。第三步,由男女双方相对鞠躬。由叶庸方负责喊号。叶庸方非常顽皮,当三鞠躬之后,大家原以为结束,但突然又听到“四鞠躬”的口令,紧接着又听到“五鞠躬”“六鞠躬”,“一呼再呼,以至七呼。”赵道生、梁君咏只得按照口令,“亦七鞠其躬”,引得来宾哄堂大笑。典礼结束后,来宾入座,主人敬以“蜜果汁”,用以代香槟,“取其甜蜜之意也。”
8个月之后的1928年10月30日,赵道生与梁君咏在马场道的“规矩堂”内举行了西式结婚典礼,他们的摩登之举又一次轰动了津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