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守恂丧子之痛

(2018-12-10 17:08:39)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http://s9/mw690/001IUOrJzy7pRpYl13y98&690


原载20181210日《今晚报》副刊,署名:侯福志

  老年丧子,被喻为人生“四大悲”之一,王守恂55岁时失去了13岁的独子,这无疑给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每每提及此事,王守恂就隐隐作痛。 

  据刘幼珉(佑民)《集录王守恂先生随笔序》(刊于1937214日天津《语美画刊》)一文载,王守恂“顾有伯道之戚,其记‘吾儿’死状极凄切,而出以超脱之语,怃念亡儿,显然笔下。每为戚友寿文,语多艳羡,盖触景伤情,不得不尔也。今秋以肠胃病卧床数月,竟至不起,闻者痛之”。

  王守恂是津沽乡贤、诗人和方志学家,出生于清同治甲子(1864)年。19岁入邑痒,岁试第一,26岁举孝廉,35岁为进士。历官刑、法和民政各部,曾出任河南巡警道,“著有政声”。入民国后,复服官于内政部,一度任浙江会稽道尹。1923年返津定居,与高凌雯一起纂修县志。著有《王守恂集》《天津政俗沿革记》等著述,1937120日,因肠胃病在津去世。

  王守恂事业有成,又有文名,而且夫妻和睦,唯一的缺憾是1918年失去了可爱的独子。《王守恂随笔》曾载,“余有一最痛心之事,即是吾儿之死。其初病时,伊自知其不起,及弥留之际,痰壅上来,谓余曰:‘是不要闷死耶?’随即面现笑容,命人取留音机器听之,声未歇而气已绝。揣其意,病知必死,是已知其所止,及气闷时,方似犹疑,继而悟此即死至矣,怡然受之,得其所止也。吾儿年十三,能如此解脱,余五十又五矣,不如十三之儿,能无愧耶。”

  虽然老年丧子,但王守恂还是能够坦然面对现实。曾有一位梁先生,是王守恂刚刚认识的朋友,闲谈中,梁问王“有公子几人”,王答曰:“无”。梁又问:“有女公子几人?”王复答曰:“无”。梁默然,他虽善应酬,但也一时语塞。王守恂赶紧告诉其实情,以打破尴尬局面。其实,对于王守恂来说,老年丧子尽管是悲剧,但事情过去了,也只能正视现实。

  俗语说,养儿防老。但在王守恂身上,显然是一件奢侈的事。他在写给张让三先生的信中,曾流露过他的心迹:“志事不遂,归无所养,年事就暮,继嗣乏人,为同志者所代悒悒也。”亲朋故旧的担心不无道理。因无子嗣,王守恂在重病中只得独对孤榻,以至于逝世后,丧礼亦只得由好友代劳。赵元礼在《哭王守恂兄》一诗中曾感慨道:“少年每作唐衢哭(唐衢善哭,为伤时失意之典),晚境徒深伯道悲。最是令人凄断处,寒灯孤榻病危时。”马仲莹在《挽王守恂曹长》一诗中,亦同样感叹:“郎署高吟侣,相看几白头。前年哭杨炯(杨昀谷去世),残腊悼王猷。有集镌梨枣,伊谁护槚(ji)楸(君无子)。山阳思旧泪(入冬以来,老友大方、直绳诸公相继殂谢),今更为君流。”

  王守恂学问、人品,向为津沽学界楷模,这在采文的《王守恂事略》(刊于《语美画刊》)一文中可以得到佐证:“顾以伯道无儿(成语,同情、惋惜他人无子),未免抑抑,去年偶膺肠胃病,遂致一病不起。顿使后生小子,失所矜式(示范之意)。呜呼,痛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