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年在志达学校教国文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
|||
笔者藏有一册1941年出版的同学录,包括志达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全体教职工的通讯录,也涵盖了高中、初中和小学毕业班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志达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创设于1933年7月,校址初设于英租界五十六号路(今和平区西安道),初设时仅限中学,1934年2月增设小学,首任校长为张淑洵。1937年初,校址迁移到特一区(今河西区)马场道49号(今151号)原刘冠雄的旧居。1952年市政府接管了私立志达中学改为公立中学,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二中学(后并入四十一中学)。 从这册“同学录”的《编后》一文得知,这册同学录仅筹备一个月就完成了。由高中甲组毕业生崔中兴牵头,由6位编辑共同承担编辑任务。编辑工作结束后,由韩剑秋先生题签,著名学者、书法家吴玉如先生书写校训“诚勤勇朴”。 志达学校校歌歌词很短,但内容却很朴实,“荟萃人文渤海之滨,集英才乐育天真。梗楠作器桃李当春,要裕吾知,修吾德,健吾身。勇朴诚勤,昭示谆谆,乘时光须日日新,学成致用,希望无垠,是校之光,家之宝,国之珍。”其中,“裕吾知,修吾德,健吾身”,就是现在所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思。而“勇朴诚勤”,则概括了校训的内容,要求学生要诚信、勤奋、勇敢、朴实。
通讯录中有两个名字十分眼熟。一位是朱经畲,另一位是李鹤年。 笔者曾在所收藏的1992年出版的《庆祝天津昆曲研究会恢复成立十周年纪念曲友录》发现了朱经畲的名字。朱先生是天津的昆曲名家,原名朱崇儒,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并于1938年任天津志达中学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朱先生喜爱昆曲,宗法北方昆弋名家陶显庭,并擅曲笛。曾集合志达、工商两校昆曲爱好者组织昆曲社,并多次组织公演。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长期任教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85年天津昆曲研究会成立,被聘请为顾问。 关于李鹤年,大家并不陌生,他是天津著名的书法家。据资料介绍,他于193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上世纪四十年代曾担任志达学校国文教员。他曾先后师从李海楼、孟广慧、王襄、吴玉如等书法界前辈,成为中外闻名的书法大家,有《书法知识概要》《蹇斋文摘》《中国书法史讲话》等书法专著问世。 有趣的是,“同学录”里除每个教职员、毕业生的照片外,还保留了80余张毕业生业余生活的照片,其中多数是在学校拍摄的,透过这些照片,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刘冠雄旧居的风貌,为研究这座近百年的老建筑提供了珍贵史料。 附:《天津志达学校毕业同学录》内页照片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