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连载小说见长的《北戴河画报》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旧报钩沉 |
|
||||
《北戴河画报》创办于1947年1月,发行人曹养田,主编李逊梅,编辑有石愚吾等,社址在天津特二区胜利路12号,与《星期五画报》《美丽画报》是姊妹刊。
《北戴河画报》属综合性文艺画报,每周一期,逢周日出刊,初期为方形画报,12页,自40期之后改为16开本,每期也增加到16页。虽称画报,但实际上仍以文字为主,兼有图片、插图和漫画。内容以戏剧、电影、杂耍和小说连载为主,设有“世界新闻”“沽上风光”“春申影报”“梨园捷报”“旧剧讲话”“坤伶动态”“菊坛佳话”“戏剧之页”“杂耍圈”等小专栏。 电影方面,有在上海谋生而为天津籍的沈浮、谢添、石挥、魏鹤龄等导演、演员在天津的活动情况,这对于研究天津电影史无疑具有史料价值。在“杂耍圈”栏目,经常与读者见面的有侯宝林、张寿臣、阎秋霞、林红玉、花小宝、石慧儒等京津艺人,对研究天津曲艺史自然也十分宝贵。当然,戏剧内容应当最多的,涉及梅兰芳、尚小云、孟小冬、马连良、李保罗、李少春等当红名伶以及近云馆主等名票。 自创刊起,连载武侠小说家郑证因的《贞娘屠虎记》,《天津商报》记者梅花生的戏剧小说《苏三起解》。后来陆续增加了曹龙孙的电影小说《重逢有日》,梅花生的《艺海传奇》《镜中人影》《水国烟云》等中短小说以及长篇小说《肉的复活》,徐春羽的《裙带狼烟》,郑证因的《蓉城三老》等。 画报在内容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刊载一些有关天津的风物掌故。如刘剑的《无墙的天津城》《河北鸟市》,石愚吾的《天津三宝鼓楼》《七炮台怀古》《张立山智擒飞贼》《西枯看桃花》《歌场漫话》等。 笔者在1946年4月27日出版的第16号首页,发现了一则名为《本刊特别预告》的广告,内容是这样的:“刘云若先生,为华北最著名的小说家,早已口碑载道。今应本刊特约,自17期(5月4日)起,连续撰著长篇社会小说《烟月楼台》,奇情曲折,超过在其他刊物所载之一切小说。请读者注意为荷!”另据周利成先生《天津老画报》一书,到1948年12月第92号止,《北戴河画报》宣布停刊。 《烟月楼台》描写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天津的大背景下,世家子弟尹竟生败家的故事。一共连载17次,其中第17次刊于第1947年9月21日出版的第37期上,而第38期未连载。 《北戴河画报》是一份方形杂志。由于连载过郑证因、刘云若、梅花生、徐春羽等京、津两地作家的作品,在保留文献和传承天津历史文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