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荟萃的《新闻周报》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旧报钩沉 |
|
||||
《新闻周报》在天津创刊于1947年12月13日,社址设在一区河北路88号,发行人王化舒。该报为周刊,16开本。 《新闻周报》是一份综合性文艺杂志。在封面上刊有《本报的信条》一文,提出“一要”“二忌”“三愿”“四不”,大致代表了该周报的办刊宗旨。 所谓“一要”:要做大家所想做的,而与众不同;所谓“二忌”:趣味而忌肉麻,通俗而忌低级。所谓“三愿”:愿编者、作者、读者,共有、共治、共事;愿编者、作者、读者,共同合作;愿编者、作者、读者紧密联系。所谓“四不”:不为人当应声虫,也不向人做乌老鸦,不替人吹牛腿,也不给人拍马屁。
《新闻周报》分了很多小栏目,除新闻外,有“周话”“名歌短唱”“水银灯下”“影评”“江湖人语”“小说连载”“漫画”等。 在第三期刊有一篇长篇纪实通讯《天津箱尸案是怎样制造的》。按照这篇文章的介绍,1947年12月21日早晨八点钟,在天津南马路法院的门里门外,十分拥挤,虽然天气依然那样冷,可是人们心情上的兴奋,却把那寒冷的氛围冲破了。原来,这一天是轰动全国的杀妻案主角李宝旿(李允之)和其妾施美丽被第一次公审的日子。为什么这个箱尸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原来,这个案子的主角李宝旿和施美丽都是名门之后,而被害人董玉贞则是国民党军队军官董国政。这篇文章介绍了案件的来龙去脉,特别是真实记录了法院公审的全过程,是了解民国时期天津讼案历史的原始资料。 小说是该杂志的重点内容。其中每期都刊载短篇小说三四篇左右,比较有意思的有《迷藏恋》《火山寻仇女》《贵族小姐》《新世纪的苦果》《李鸿章招婿》等。长篇小说可谓群贤荟萃。当红的小说大家,还珠楼主、郑证因和刘云若同时在创刊号上与读者见面。其中,还珠楼主的小说为《万里孤侠》,郑证因的小说是《铁索金钩》,刘云若的小说则为《秋扇春风》。
《秋扇春风》描写抗战胜利后朱城悲欢离合的故事。朱城是寓公之后,他认识了日本宪兵队的翻译,通过这层关系在天津市政府弄了份挂名的差事。朱城拥有一妻一妾。妻子生有一女,而妾并没有生育。抗战结束后,因为担心被当作汉奸处理,整天担惊害怕,惶惶不可终日。偏巧,这一天来了一位自称接收大员名叫司马超的人,因为初到天津,没有住处,慕名找到社会名流朱城借房居住。朱城不辨别真假,只把他当作座上宾款待。不久司马超的太太也来到天津,夫妻二人就与朱家住在一座楼里。朱城为了借接收大员的保护,拼命贿赂司马超。这司马超夫妇也不客气,不仅坦然收受而且竟然任意索要。后来,朱城被居民检举,这司马超闻到消息后,也未通知朱城,就以没收敌伪产业,成立办公处的名义,搬离了朱城家的大楼。但留下的地址则是假的,朱城并不相信其中有诈,还想方设法寻觅司马超。不久,朱城家产被查抄,除留下三间房子供家属自住外,其余房产全被没收,朱城也被捕入狱。朱城的小妾得知朱城被捕,卷包离去。只有朱城的妻子带着女儿朱竹宜一起生活。后来从家仆口里得知,这小妾竟然与司马超发生过见不得人的关系。朱城的妻子得知后,方如梦初醒。知道这司马超是个骗子,全家就倒霉在这个骗子手里。 《新闻周报》每期能够延揽知名作家在同一期杂志上连载,其在天津文学期刊史上的影响力令人刮目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