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朱晓剑先生的美文:守望天津文化家园

(2015-11-17 13:01:08)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转载朱晓剑先生的美文

守望天津文化家园

原载20151117日天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沽上缘”

署名:朱晓剑

   如今做书院,是很时髦的事,但大多搞搞活动就完了,至于文化积累,却极少涉及。但天津的问津书院与众不同,除了常规活动外,还编有多种刊物,推出问津文库。这且罢了,每年还召开一届学术年会。我手头有一册《九河寻真》,就是2013年学术年会的成果。这册书共收录学术文章72篇,分为社会与文化、风俗与史迹、人物与事件、综述与随谈四部分,内容事关天津文化的种种,兼顾了学术与普及,非常富有趣味。有考证有研究。虽然我未曾领教学术年会的风貌,从书中却大抵可领略学者和专家的风采。

  近年各地兴起城市文化研究热,细究起来可归结于:一方面是城市营销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传统文化的整理与传承。不过,就城市文化做研究,那是得真热爱才能有学术成果,如果仅仅是满足宣传的要求,就难免给人以花架子之感。天津作为城市虽然肇兴较晚,在文化研究这块却独树一帜,这不能不说得益于学人的勤恳工作。所以,我们才能读到《北洋画报》里的天津,读到杨柳青的年画,读到天津的租界故事,读到丰富多彩的津味文学、市民文化等。与其他许多大城市相比,天津的民间研究者尤其地多,而且术有专攻各具特色,如徐凤文的宏观和微观历史叙事、万鲁建的租界史研究、由国庆的老广告研究、侯福志的地质学研究、杜鱼的老建筑人文史研究等,都立足于天津而又具有全国性。

  张利民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在第一届问津学术年会上,各路诸侯聚集一堂,是多年来天津地方史的一次盛会。还有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学术年会的相关资料,由此都可见活动的影响力是深远的,也并不局限于天津一地。并且,以学术年会这种方式守望天津文化家园,其要义并不仅仅在于一次集体亮相,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地方史研究中达成些许共识,这才能有继续求真求实的可能。

  历史文化研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学人摒弃己见、倾听不同的声音,学术视野就是在这种争鸣中产生的。问津书院所提供的是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而由此延续下来的分享也还在继续,由此构成学术连绵不绝的动态。这也是在探寻地方文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从问津书院的系列活动,以及《九河寻真》的编辑中,不难发现可以借鉴之处,这或许可为当下书院发展寻找出路径,至少可以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更多动作,而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文化的普及。说到底,文化家园如何建设,是需要更深入细致地做工作的,正如杜鱼先生在后记中所言,书院问津其实是个很高的要求,这要求既须有文化普及的功能,又要有学术探索的底子,如此才能让书院真正成为传播文化、守望家园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