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备考期间,家里对我很照顾,不用去放羊了,七八只羊由二弟放学后赶着去村边的沟坡渠边放牧,让我抽出更多的时间复习。在生活上给我搞了点特殊化。我妈妈说:“你该考学了,给你加点营养,补补脑子。”每天中午,在大锅饭的家常贴饼子(贴饽饽)锅里,另外给我加贴两个死面花卷。其他弟弟妹妹都懂事,没有意见,也不争嘴。毕业班班主任薛老师很负责任,对我管的很严格,知道我爱看连环画,那一天,他找到我,跟我商量:“为了帮助你考试,有利于复习,备考期间不许再看小人书。把小人书交到学校,由我替你保管,考完试再还给你。”我答应了。第二天,我把家里的一抽屉连环画包装好,装了满满的一纸箱,交到了薛老师办公室。负责语文课的刘宪奎老师为了帮助我们备考,除了帮助复习基础知识以外,还出了很多作文题目,要求我们围绕些题目勤写多练习。备考作文内容涉及多方面,有学雷锋做好事的,有感恩爸爸妈妈的,也有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我遵照老师的辅导,认真地一篇一篇写,多角度进行练习。我们高小毕业班四十多人,参加报名小升初考试的三十七人,考试那一天,我起的很早,奶奶给我烙了两个白面饼,用一块白毛巾包着,饼里夹着用香油拌过的咸菜丝,缕缕香气不断冒出来,馋的总想着咬一口。我又找了一个酒瓶子,刷干净以后,灌了一瓶白开水,然后,跟随考试队伍朝着报考的中学进发。这所中学叫黄花店中学,招生范围是附近的五个公社。考点就设在中学,离我们小学所在的村六里地,学校确定由语文课刘老师带队参考。那时候没有自行车,一路步行,经过两个村庄,不到一个小时,早上八点,准时到达考点。
考试分为语文和算数两门课,各九十分钟,一上午考完。语文基础知识考试占六十分,作文占四十分。作文的题目是《记一次课外劳动》,记叙文。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不断参加农村各种劳动,对这样题材的作文并不陌生,而且备考当中,这也是我准备比较多的内容,再加上平时喜爱阅读课外书籍,词儿多,写起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考语文的时候,一个词组把大家弄得晕头转向。监考的是一位女老师(后来成为我们初中的物理老师),听写词组的时候,她大声喊着“趔趄”。这两个字,按现在的读音,应该读成“列且”,不过那个时候,标准读音是“列居”,她一声声尖细的“列且”,把我们闹蒙了,课堂纪律约束,也不敢问,没办法,我稀里糊涂的写成了“趔趄”,结果,还算蒙对了。课下对答案的时候,大部分人不知所以然写错了。数学考试也没感觉有多难,答完题以后,检查了一遍,铃声一响,按时交卷。
考完试以后,我很坦然,这倒不是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我已经做好了两种思想准备,特别是回家参加劳动的准备,我把镰刀、锄头和放羊鞭子这些农具都置备齐全了。因为对考试升学没有太大的期望值,所以一个大包袱放下了。
命运有时候捉弄人,期望值高,目的不一定达到,而对已做好落榜思想准备的我来说,幸运却降临了。那一天,黄花店中学送来了来了入学录取通知,是印在32开白纸上的。上面写着:“侯福山同学:你参加黄花店中学招生考试合格,被录取为初中一年级学生。”下面盖着中学的圆形红印章。接到通知的一刹那,心里激动的砰砰跳。那种高兴劲儿,
简直没法形容,一蹦老高!人生四大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顺利通过了升初中的考试,也许算一次金榜题名吧!
第二天我来到就读的小学,一进门,刘老师跟我开玩笑说:“‘侯示'来了!”我直楞着眼睛,不知道所以然。刘老师接着接着批评我:“整个考场,全体考生,就你一个人出洋相!姓名吧,写一半。丢三落四,怎么没把你也弄丢了!”我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那天去黄花店中学考试,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平时粗心大意、毛手毛脚惯了,在数学考试中,由于精神紧张,姓名写了一半。完整的姓名应该是“侯福山",慌乱之中三个字写了一个半,写了“侯”,“福”只写了左边的偏旁。中学录取的时候,是凭着准考证号和我的语文卷子,核对笔迹,又找了小学核对后,才决定录取我。真该感谢认真负责、细心判卷的老师们!
那次小升初考试的录取率百分之二十五,四取一。我们小学三十七名考生,录取了八名。我们的班长,一位姓于的女生,因为成绩特别优秀,被河北省杨村中学录取,那是一所坐落在我们县的由天津专区办的重点中学,包括我在内的七名同学被黄花店中学录取。
1963年秋季,我顺利步入了初中阶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