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春荣:天后宫与天津年文化

(2015-03-05 17:53:21)
标签:

文化

天后宫与天津年文化

罗春荣
  • 原载今晚报副刊: 2015-03-03 00:00 星期专页“天后宫与天津年俗”之二
  • 作者:

   小直沽天妃宫,即今天的天津天后宫,敕建于元代。《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三年八月辛丑,作天妃宫于海津镇。”元时海津镇位于小直沽三岔河口一带,今东门外海河西岸的天后宫位于其界内。小直沽是海漕河漕中转枢纽,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经济、军事意义,又是天津早期形成的居民聚落之一,所以集渔盐漕运和军事防御功能于一身的小直沽,随之繁华起来。

   小直沽天妃宫从元代立庙之始就有庙会。所谓庙会,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等固定日子,或神佛诞辰等重要纪念日,以及中国传统年节,在寺庙内外进行的宗教活动和交易的聚会。庙会具有宗教意义,又有商业交易的市场性质,故亦称庙市。元张翥《代祀天妃宫次直沽作》写道:“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运粮的船工和杂居四周的居民来此进香,置办年货,宫前人来人往,繁华兴旺。小直沽天妃宫的春节庙会,与天津年文化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时建卫,始有天津。小直沽一带“万灶沿河而居”。自发而成的宫前集,也成为天津卫固定的集市之一。康熙《天津卫志》记载,明弘治六年(1493)天津卫共十集一市。集即集市,规定十天一集,集期为每月农历初五、十五、二十五,届时可到指定地点进行买卖。宫前集虽然也是十天一集,却与其他九集一市不同,设在每月农历初一、十一、二十一。农历腊月的三次庙会,也即居民三次采办年货的集期。尤其腊月二十一,是春节前的一次盛大庙会,也是后来所谓“腊月二十出全摊”来历。大年初一,小直沽天妃宫庙会掀开春节的第一页,其繁华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明代是天津年文化的形成期,清代则为高峰期。宫北、宫南大街,水陆交通极其方便,南来北往的大家富户、文人墨客、渔家小贩、商旅游人还有善男信女,多云集于此,一时形成天津的金融商贸中心。著名的银市就设在宫北大街,达十一家之多,宫南大街也有三家。宫北大街还设有洋布庄五家,宫南大街有两家。此外还有药店、饭店以及东浮桥鱼市。据清宣统二年统计,当时宫南宫北大街已有各类商户二百余家。除店铺外,亦有临时摊位。张焘《津门杂记》载:“东门外宫南宫北一带,万商云集,百货罗陈,虽道旁隙地,亦为小本经营者摆摊交易。每当腊月初间,店铺门前隙地,均贴有红签,上写‘年年在此’,为卖年货者占先地步,沿途一望,遍处皆是。”由于年货大都为应时到节之物,大概以临时摊位为主。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天后宫和宫南、宫北大街成为天津年文化的荟萃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