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慧之父孟晓帆轶事

标签:
文化休闲 |
分类: 桑梓纪闻 |
孟广慧之父孟晓帆轶事
该书出版于1930年,其中有一多半内容与天津有关。尤其是保留了15位节妇烈女的小传,这些史料对研究地方民俗史很有裨益,可补正史之不足。如王庆坨赵廷芳二十九岁时,因丈夫去世,而笃志守节,奉养公婆,并抚养夫兄之子,视如己出,其事迹“乡里荣之”。再如,著名教育家、藏石家王猩酋(王庆坨人)的妹妹王淑媛嫁到杨柳青后,有“割肉疗夫”之举,令乡人敬佩。
书的作者名为马鸿翱,直隶安次县得胜口村人。据马钟琇(曾任孙中山顾问、天津城南诗社社友)在该书撰写的序言介绍,马鸿翱“博极群书,尤邃于史”。维新变法时,曾游历日本。归国后鉴于时势已非,绝意进取,戢影林下,惟以著述自娱。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有一则名为《名门孝妇(二)》的文章,记载了有关天津民国时期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孟广慧之父的轶闻,史料颇为稀少和珍贵,因篇幅不长,笔者谨录于后:
“天津孟晓帆广文继坤,宿儒也,幼聪敏,以秋蝶诗得名。同治元年壬戌,举于乡,屡踬礼闱,不克如志。遂沈酣于诗古文辞,设帐沽上,一时名士,多从之游。晚年司铎抚宁,著有《诗星阁诗稿》,乃弟志青廉访继壎,癸酉登贤书,能诗,善画兰,工书,时称二孟。哲嗣定生茂才广慧,性嗜古,精六书,能辨金石真赝,士林重之。次公子某,早逝。妇查氏,以孝闻,夫殁,矢以身殉,因姑张氏在堂,当留侍养,民国十四年夏月姑卒,孝妇亲视含殓毕,仰药以殉。呜呼,节孝两全,不可及矣。浙江陈君诵洛,时方旅津挽一联云:‘今之孟母,昔之孟母;姑有千秋,妇有千秋。’联语殊佳,真天造地设,巧不可阶,才人下笔,固自不凡。孝妇得此,可以不朽矣。”
从这则笔记中,我们可以获知如下信息:一是,孟广慧之父孟晓帆,因科举失利而耽于诗文,并与其弟、书画家孟志青有“二孟”之誉。二是,孟晓帆哲嗣孟广慧,“性嗜古,精六书,能辨金石真赝,士林重之。”三是孟晓帆之妻查氏,以节孝闻于世,曾任天津县长的陈诵洛(亦为城南诗社成员)将其比作当代的“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