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天津人文 |
http://s9/mw690/001IUOrJgy6EZlHGcpa48&690
民国时期的大华饭店
原载12月10日《天津老年时报》岁月版津门故里栏
作者:侯福志
近日笔者淘得一张天津大华饭店的广告单,“津市华贵之西餐厅,中外名人之游宴处”的广告语,仍能令人想象到当年这座“全津第一华贵之西餐厅”金发碧眼、歌舞蹁跹、灯红酒绿的场景。
大华饭店坐落于旧法租界十二号路(今营口道)和二十一号路(今和平路)转角处的德泰洋行楼上,该楼原为国务总理顾维钧在津的一处旧居。1927年5月28日,集餐饮娱乐为一体、装饰华美的大华饭店隆重开业,经理为赵道生(即赫赫有名的赵四小姐之兄),为显示其不凡的社会地位,赵道生特聘了津门著名的大律师李景光为法律顾问。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作为华北第一大商埠,饮食娱乐业渐次发达。饭店、酒楼、咖啡馆、西餐厅如雨后春笋,一时遍布街巷。但这些场所多属低端,饮食精美、设备华贵、服务考究的场所并不多见。利顺德饭店、裕中饭店、皇宫饭店,都是带着旅馆性质的,人们多不甚欢喜,正昌酒楼、起士林餐厅还可以,但“讲究的人们素不领教”。偌大的一个天津市,竟找不出一处清洁、整齐、高贵的场所。在这种背景下,大华饭店便应运而生了。大华饭店的西文名称为“Cafe
Riche”,是法国巴黎最讲究的饭店的名称,下面注明“Restaurant de
luxe,”意为“最优待的餐馆”。大华饭店的主厨,原是北京西山饭店的厨师,吕姓,曾在北京美国使馆供职多年。做点心的师傅则是由北京正昌酒楼调来的西点师。饭店备有“刍鸡”、“天鹅”,“火鸡”、“填鸭”、“三味夹饼”及“各种洋酒布丁”等食品。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西餐的价格也还算不菲:午餐一元五角;晚膳两元,晚间便餐一元二角。难怪大华饭店号称最华贵,单从饭店厨师的名气、所陈设的食品及就餐价目便知其所言不虚。
大华饭店内部设施在津沽也堪称一流。内有大客厅,小花厅,另设西式雅座。厅内陈列花草、金鱼池等。墙壁上挂有无线电收音机,专门接收北京电台传来的戏曲,声歌娱耳,久处其中,使人忘倦。楼上设有冬日花园,纯大理石铺成,冬暖夏凉,异常适意。房顶则设屋顶花园,夏日可以纳凉跳舞。尤其是所聘请的外国乐队和俄国舞女,吸引了生活在租界里的外国人。关于屋顶花园,吴秋尘在《大华一日记》中也作了描述:“横一根电线,竖一根电线,成双成对,不知拴了多少电灯泡子。想来夜里的灯光,也许会比白天的太阳还更亮些……园中的藤椅,都山积在跳舞台上。方方的跳舞台是水门汀砌成,不知是不是也可以当溜冰场用。”
大华饭店是新闻界的沙龙。《商报》、《益世报》、《北洋画报》等报馆,每有重要活动,如举办同学会、欢迎会、专场舞会等均在这里设宴款待佳宾。冯武越、王小隐、吴秋尘、张聊公、叶庸方、沙大风等都是这里的常客。在这些报人笔端,也经常会流出有关大华饭店美丽动人的故事。如有关经理赵道生婚礼庆典的场面,便极一时之盛。大华饭店也是文化人活动的舞台。这里经常举办作品展,赵望云、萧松人、赵松声等书画家以及绿蕖美术会等均举办过画展、书展、摄影展或菊展,陈宝琛、雍剑秋、方地山、叶庸方、陈宝泉、苏吉亨等社会名流经常光顾。此外,大华饭店也是戏曲活动的舞台。章遏云、陈文娣、童曼秋等戏曲名家都曾在这里演出过。侨居海外的杂技名家张宝庆,曾在欧美各国演出,颇负盛名。其所率领的演出团在屋顶花园演出走钢丝、攀铁杠等节目,亦曾引起轰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以“纯西式、最华贵”标榜的大华饭店,在一个中西合璧、华洋杂处的大都市里,毫不客气地把大把大把的金钱揣进自己的腰包。
后一篇:张玉裁笔下的新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