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美文:水井与“后水井时代”

(2013-07-31 12:52:15)
标签:

休闲

分类: 天津人文

水井与“后水井时代”

作者:吴裕成(著名学者、《今晚报》副刊部原主任)

2013-07-29     原载《天津日报.满庭芳》天津网-数字报刊

   

    关于水井的海阔天空,已成为包容新鲜事物的老话题。

  今春,文友侯福志引领一拨儿热衷地方文史的朋友走进他的专业领域,去看地热井。先看井台,立着钻井机的高台,钻了孔,往下顺钢铁套管;再看地下设备间,那里装置蝟集,管道蛛网,一番千回百转,将热泉转化为热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从打井到取水,还有放眼于“可持续”的回灌,传统的井栏井筒、井瓶辘轳,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同是在地壳上戳窟窿,用句新词儿,其技术含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手头有1964年出版的《井上风波》评剧剧本,故事是生产队挑水抗旱,地主分子四寡妇藏起井辘轳。不说“风波”只说井,短剧立足于半个世纪之前的一个生活现实——井还有用,以至把它构思为情节冲突的矛盾焦点。

  反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的故事片,有个情节,钻井队来了个新工人,有冲劲,不怵阵:打井啊,在老家干过。老工人接过话头,水井呀?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如果还有那个场景人物,钻井队的新伙伴会说,机井呀,俺村打过。老工人接话茬儿,油井机井,倒还真是八九不离十。

  社会发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地下含水层居功至伟。村里的,也包括城镇的,机井在不断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由打井抗旱,过渡到打井日用,一些地方人畜饮水、庄稼浇水、工业用水,都得靠地下水接济。众人拾柴火焰高,到处打井水位低。因此,深井技术不断获得普及的需求、发展的推力。也因此,传统水井难及泉源,越发式微。“后水井时代”就这样来临了。

  汲之既深,取之又多,前些年有“漏斗”忧虑提出来,担心过度开采,陆地地下水位过低,带着海咸的水倒浸,那种地下生态的破坏将很难恢复。于是,搞深井回灌,既取之也予之,希望保持储量的平衡。这本是好经,不幸遭遇了歪嘴和尚。竟有不良企业把回灌变成排污,小伎俩,大祸害,并且神不知鬼不觉。这看不见的地下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所痛甚过切肤,伤的是“心”,是在断子孙后代的水源。在有的地方,报应已现。饮用地下水?人们已经谈虎色变了!

  上世纪60年代读小学,自然课教材讲保持水井卫生,近井处不可建厕所。课本插图示意污水如何渗入水井,很能警醒人知。那是“原生态”语境里的告诫,假若有了情况,危害不过一眼井而已,补救也不难。现今不同了,有现代技术强有力的手段,把水采上来、灌下去,倘若不管不顾,大巫(污)肆虐,厕所污染水井真的是连小小小巫也算不上。

  “后水井”的时代,给机井以攻坚克难的英雄用武之地,它以工业标准件般的小圆口,穿透一切岩层的阻隔。相比之下,传统水井井口有大有小,或方或圆,或者取形六角,倒是存一点个性,含几分诗意。因此,愿意呼吁珍惜老井,让那些可以用井绳辘轳亲近的水井留下来,见证乡井温情、讲述市井故事。

  享受“后水井时代”泉涌汩汩,当然应该感谢以一个小圆口包打天下的机井技术。只是希望它立功劳不留过错,遵循科学、适度原则,环保、可持续。当然,脏了空气污了土地,又来祸害地下水的,是人;技术无辜。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1/2013-07/29/12/2013072912_brief.jpg

  关于水井的海阔天空,已成为包容新鲜事物的老话题。

  今春,文友侯福志引领一拨儿热衷地方文史的朋友走进他的专业领域,去看地热井。先看井台,立着钻井机的高台,钻了孔,往下顺钢铁套管;再看地下设备间,那里装置蝟集,管道蛛网,一番千回百转,将热泉转化为热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从打井到取水,还有放眼于“可持续”的回灌,传统的井栏井筒、井瓶辘轳,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同是在地壳上戳窟窿,用句新词儿,其技术含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手头有1964年出版的《井上风波》评剧剧本,故事是生产队挑水抗旱,地主分子四寡妇藏起井辘轳。不说“风波”只说井,短剧立足于半个世纪之前的一个生活现实——井还有用,以至把它构思为情节冲突的矛盾焦点。

  反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的故事片,有个情节,钻井队来了个新工人,有冲劲,不怵阵:打井啊,在老家干过。老工人接过话头,水井呀?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如果还有那个场景人物,钻井队的新伙伴会说,机井呀,俺村打过。老工人接话茬儿,油井机井,倒还真是八九不离十。

  社会发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地下含水层居功至伟。村里的,也包括城镇的,机井在不断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由打井抗旱,过渡到打井日用,一些地方人畜饮水、庄稼浇水、工业用水,都得靠地下水接济。众人拾柴火焰高,到处打井水位低。因此,深井技术不断获得普及的需求、发展的推力。也因此,传统水井难及泉源,越发式微。“后水井时代”就这样来临了。

  汲之既深,取之又多,前些年有“漏斗”忧虑提出来,担心过度开采,陆地地下水位过低,带着海咸的水倒浸,那种地下生态的破坏将很难恢复。于是,搞深井回灌,既取之也予之,希望保持储量的平衡。这本是好经,不幸遭遇了歪嘴和尚。竟有不良企业把回灌变成排污,小伎俩,大祸害,并且神不知鬼不觉。这看不见的地下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所痛甚过切肤,伤的是“心”,是在断子孙后代的水源。在有的地方,报应已现。饮用地下水?人们已经谈虎色变了!

  上世纪60年代读小学,自然课教材讲保持水井卫生,近井处不可建厕所。课本插图示意污水如何渗入水井,很能警醒人知。那是“原生态”语境里的告诫,假若有了情况,危害不过一眼井而已,补救也不难。现今不同了,有现代技术强有力的手段,把水采上来、灌下去,倘若不管不顾,大巫(污)肆虐,厕所污染水井真的是连小小小巫也算不上。

  “后水井”的时代,给机井以攻坚克难的英雄用武之地,它以工业标准件般的小圆口,穿透一切岩层的阻隔。相比之下,传统水井井口有大有小,或方或圆,或者取形六角,倒是存一点个性,含几分诗意。因此,愿意呼吁珍惜老井,让那些可以用井绳辘轳亲近的水井留下来,见证乡井温情、讲述市井故事。

  享受“后水井时代”泉涌汩汩,当然应该感谢以一个小圆口包打天下的机井技术。只是希望它立功劳不留过错,遵循科学、适度原则,环保、可持续。当然,脏了空气污了土地,又来祸害地下水的,是人;技术无辜。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1/2013-07/29/12/2013072912_brief.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