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福禄林”

(2011-10-12 08:55:23)
标签:

杂谈

  http://s13/middle/5e2a525ftafbadf753bec&690

http://s11/middle/5e2a525fgaf0f6ef647ea&690             原载 1012《天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津门故里”栏目

          话说“福禄林”

                                         ●侯福志

(原稿)福禄林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广东人(李赞侯等)开办的天津最早的中西合璧式大饭店,坐落于法租界二十七号路(旧址在今新华路102号天津美术家协会址,与和平影院毗邻),之所以起名“福禄林”,是因为创办者要与纯西式的“起士林大饭店”一比高下。此前,天津最著名的纯西式大饭店是坐落于英租界的起士林,但该饭店却是由外国人开办的。因此,福禄林从一开始便把起士林视为榜样和对手。

福禄林始建于1926年,1927110正式开业。整个建筑为三层楼房,“崇楼奂饰,气象万千。”原计划开设为旅馆,因未获批准,故改为饭店。内部分成中菜部、西菜部、茶点部三个部分。中菜部设在三楼,中间设有“皇宫厅”辟为散座,厨师系由上海著名的“半斋饭馆”聘来,菜价分1元、2元、4元不等;西菜部设在二楼,设有雅座,中间大厅可容纳四五百人,厨师原系上海“利查饭店”的大师傅;茶点间设在楼下,中西点心俱全,其中中国点心,又分南北不同品种。

福禄林开业后,营业非常发达,仅中菜部,每天定座均超过六七人次,使得营业时间一再延长,由每天早晨7点一直延长到夜里2点。为吸引顾客,开业后的第二个月,即1927212,在二楼大厅开办了跳舞场,由黑人佛来克主持,聘有西人乐团,由富兰格氏担任伴奏,每晚均有跳舞会,门票为每人1元。“自跳舞场开幕消息传播后,津门仕女,每夕联袂而至者极众,尤以上星期六为最,后至者几不得座。来宾以华人居大多数,洵空前未见之华人跳舞场也。”

福禄林因中西并重,南北兼容,故吸引了各界名流,成为津门上流社会交际的好去处。吴佩孚之子吴道时与张绍曾之女张仪先女士的婚礼就曾在该饭店举行。著名报人吴秋尘曾这样描述过婚礼盛况:“礼堂以内纯取西式,礼堂以外纯取旧式……仪杖计有旗、锣、伞、扇;花篮、提炉、金刀、金箭、金花,中西音乐,各队俱全。轿凡二,一绿呢八抬,新郎所乘以观迎者也;一红绣花八抬,新娘子所乘坐以来归者也。证婚人为齐燮元。”1927426,河北省政府曾借福禄林设宴款待各国驻津领事,并特别约请梅兰芳在明星戏院(即今和平影院)演《洛神》一剧。“福禄林包用大厅,每客餐价五元,定座六十至一百。省政府委交涉员庄景珂代表作主招待。是夕明星楼下仍旧卖座,外宾对梅兰芳艺术,赞赏不置。” 1928316,为祝贺程艳秋在明星戏院演出,浙江同乡会在福禄林举行恳亲大会,“到会者约三百余人,而宁(波)帮居其八。钟鸣七点,大排宴席,将一座福禄林二楼三楼,团团围住,席间阿拉之声,触耳皆是。” 192912月间,著名社团“群一社”曾在福禄林举行创办周年纪念游艺会,来宾一百多人。“社友们舞蹈游行,高唱社训口号”,并作种种游戏,有小孩拳术,有昆曲名票演出,还有广东音乐会,“观者目眩神迷,男女踵接肩摩”。

值得一记的是,福禄林跳舞场开业不久,便引发以严修、华世奎、赵元礼等为首的社会知名人士集体参与的“打倒跳舞运动”,一时轰动津门。据《北洋画报》载,当时,上海、广州等开风气之先的城市,都曾先后公布政令禁止跳舞,因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福禄林舞场亦被迫歇业。但时隔不久,因同样设有跳舞场并且同样位于西人租界地的起士林并未停止跳舞,福禄林跳舞场在歇业数天后重新恢复了营业,这场诸多社会名流参与的“打倒跳舞运动”便无果而终。福禄林跳舞场恢复不久,很快扭转了颓势,使其在与起士林的竞争中重新处于上峰。

有趣的是,这样一家中西合璧式大饭店原来并不叫福禄林,而是称作“快活林”。据19261127《北洋画报》载,“本埠正在建设中的快活林大饭店门前的那块木牌,前几天忽然没了‘快活林大饭店’几个字,后来又换上了‘福禄林 …… 

 

(发表稿:备查)福禄林是上世纪20年代由广东人(李赞侯等)开办的天津最早的中西合璧式大饭店,坐落于法租界二十七号路(旧址在今新华路102号天津美术家协会址,与和平影院毗邻),之所以起名“福禄林”,是因为创办者要与纯西式的“起士林大饭店”一比高下。此前,天津最著名的纯西式大饭店是坐落于英租界的起士林,但该饭店却是由外国人开办的。因此,福禄林从一开始便把起士林视为榜样和对手。

  福禄林始建于1926年,1927年1月10日正式开业。整个建筑为三层楼房,“崇楼奂饰,气象万千。”原计划开设为旅馆,因未获批准,故改为饭店。内部分成中菜部、西菜部、茶点部三个部分。中菜部设在三楼,中间设有“皇宫厅”辟为散座,厨师系从上海著名的“半斋饭馆”聘来,菜价分1元、2元、4元不等;西菜部设在二楼,设有雅座,中间大厅可容纳四五百人,厨师原系上海“利查饭店”的大师傅;茶点间设在楼下,中西点心俱全,其中中国点心,又分南北不同品种。

  福禄林开业后,营业非常红火,使得营业时间一再延长,由每天早晨7点一直延长到夜里2点。为吸引顾客,开业后的第二个月,即1927年2月12日,在二楼大厅开办了跳舞场,由黑人佛来克主持,聘有西人乐团,由富兰格氏担任伴奏,每晚均有跳舞会,门票为每人1元。“自跳舞场开幕消息传播后,津门仕女,每夕联袂而至者极众,尤以星期六为最,后至者几不得座。来宾以华人居大多数,空前未见之华人跳舞场也。”

  福禄林因中西并重,南北兼容,故吸引了各界名流,成为津门上流社会交际的好去处。吴佩孚之子吴道时与张绍曾之女张仪先女士的婚礼就在该饭店举行。著名报人吴秋尘曾这样描述过婚礼盛况:“礼堂以内纯取西式,礼堂以外纯取旧式……仪仗计有旗、锣、伞、扇;花篮、提炉、金刀、金箭、金花,中西音乐,各队俱全。轿凡二,一绿呢八抬,新郎所乘以观迎者也;一红绣花八抬,新娘子所乘坐以来归者也。证婚人为齐燮元。”1927年4月26日,河北省政府曾借福禄林设宴款待各国驻津领事,并特别约请梅兰芳在明星戏院(即今和平影院)演《洛神》一剧。“福禄林包用大厅,每客餐价五元,定座六十至一百。省政府委交涉员庄景珂代表做主招待。是夕明星楼下仍旧卖座,外宾对梅兰芳艺术,赞赏不置。” 1928年3月16日,为祝贺程砚秋在明星戏院演出,浙江同乡会在福禄林举行恳亲大会,“到会者约三百余人,而宁(波)帮居其八。钟鸣七点,大排宴席,将一座福禄林二楼三楼,团团围住,席间阿拉之声,触耳皆是。” 1929年12月间,著名社团“群一社”曾在福禄林举行创办周年纪念游艺会,来宾一百多人。“社友们舞蹈游行,高唱社训口号”,并作种种游戏,有小孩拳术,有昆曲名票演出,还有广东音乐会,“观者目眩神迷,男女踵接肩摩”。

  值得一记的是,福禄林跳舞场开业不久,便引发以严修、华世奎、赵元礼等为首的社会知名人士集体参与的“打倒跳舞运动”,一时轰动津门。据《北洋画报》载,当时,上海、广州等开风气之先的城市,都曾先后公布政令禁止跳舞,因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福禄林舞场亦被迫歇业。但时隔不久,因同样设有跳舞场并且同样位于西人租界地的起士林并未停止跳舞,福禄林跳舞场在歇业数天后重新恢复了营业,这场诸多社会名流参与的“打倒跳舞运动”便无果而终。福禄林跳舞场恢复不久,很快扭转了颓势,使其在与起士林的竞争中重新处于上风。

  有趣的是,这样一家中西合璧式大饭店原来并不叫福禄林,而是称做“快活林”。据1926年11月27日《北洋画报》载,“本埠正在建设中的快活林大饭店门前的那块木牌,前几天忽然没了"快活林大饭店"几个字,后来又换上了"福禄林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