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范孙题匾“真素楼”

(2011-02-25 11:53:23)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津沽旧事
严范孙题匾“真素楼”

侯福志

原载2011年2月25日《天津中老年时报》《岁月》专版

    笔者在1937年5月20日的《语美画刊》上,发现了一段有关严范孙与“真素楼”的掌故。因其内容与今人记述颇多不同,故择其要者加以介绍,与读者共享。

    这篇名为《真素楼》的文章,刊在“津门杂记”专栏,由署名“乐农”的人撰写。著名学者陆莘农曾在《语美画刊》开设“沽水谈旧”专栏,专谈津门掌故,署名“辛”,而《真素楼》一文,则署名“乐农”,从作者对津门掌故的熟悉程度及文章署名等因素,笔者推测“乐农”有可能也是陆莘农先生的笔名。

   《真素楼》一文披露的以下一些情况值得注意:一是“真素楼”的位置是在当年的大胡同这条马路的西侧中间。“一条车马嚣喧,行人杂沓的马路,一天不知多少人往来经过,这条马路就是直达天津总站的河北大胡同。两间古旧的小木楼,耸立在街的西面当中,那就是天津唯一卖素菜的饭馆‘真素楼’”。过去关于“真素楼”的记载,只提到大胡同,而该文则明确指出“真素楼”在大胡同西侧,而且是在这条数百米繁华胡同的中间位置。二是“真素楼”的外观和内外结构,通过作者的文字,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在作者看来,虽然“真素楼”门面本身并不起眼,但店门之上却悬挂着著名教育家、津门耆宿严范孙和林墨青两位先生题写的牌匾,显见“真素楼”昔日曾有的辉煌。店内分楼上、楼下两部分。楼下是厨灶、柜房;楼上则是餐厅,“满壁的字画”,多为津门社会名流的笔墨。有严范孙题写的牌匾、题识;另有直隶巡按使朱经田题写的“真味菜根得,素心兰臭同”楹联。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种说法,说华世奎亦曾给真素楼题写一副楹联:“味甘腴见真德性,数晨夕有素心人”,内含“真素”二字。但《真素楼》一文并无记载。相反,却有署名“华少兰”的“耐人且喜寻真味,对此休教愧素餐”楹联一副,联内亦含有“真素”二字。不知这华少兰跟华世奎是否为同一人,还是另有他人,期待读者赐教。三是从严范孙题识,可以看出严修对教育问题的一些主张:“张君雨田以资本设真素楼,亲率子鸿林执事其中,鸿林小学校修业生也,今人之急于营生者,多不令子弟就学,曾就学者,又不肯劳苦作业,若张氏父子,可以风矣。民国四年六月严题识。”严范孙是著名教育家,一生勤俭办学,惠及津门百姓,功德无量。在严范孙看来,有两种倾向和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一,“急于营生者,多不令子弟就学”,即为了生存不让孩子去上学;第二,“曾就学者,又不肯劳苦作业”,即上学就是为了摆脱苦力。他认为像张雨田先生那样,把受过教育并且修业已满的儿子张鸿林放到自己身边“劳苦作业”是应当提倡的。在严范孙看来,生计、教育、劳动三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

    菜根美味,别有余香。《真素楼》一文,为津门饮食文化史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