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中的老广告

标签:
杂谈 |
分类: 好友好文 |
标 |
由国庆:年轻人心中的老广告
龙在田
学过美术并喜欢艺术史的由国庆,10年前作美术编辑时就默默关注着清末老仿单的古朴和民国月份牌画东方淑女的端庄。按他的话说,当年实在是迷醉得不得了。或许就是这份感动,让由国庆一头扎进了故纸堆中,他一边读着历史的、民俗的、文化的、工商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边悄悄地寻觅、淘宝。
最初,许多人不知所云的“老广告”在藏市并不多见,于是他托亲戚朋友代为留意。他也没少逛旧物市场,由国庆的第一件藏品就是破碎的穿衣镜背面的衬纸,这份谦祥益的老广告让他激动得多半宿没睡着。2003年夏天,在天津老城厢改造工地的废土堆上,一个敞着盖的旧皮箱不经意间让他眼前一亮,箱盖内海通祥老号的广告依旧是那么艳丽。他特别拍摄下了现场的情景,他说,收藏有时需要灵感和缘分,其实藏品的发现过程是最让人回味的,同样值得“珍藏”。为保持广告的完整,他索性拉着破皮箱一路大汗淋漓地回家了。有一次,他获知老广告的线索,连夜跑到远郊向人家求购,虽然是赝品,但他还是送了人家2盒点心。苦乐酸甜十几年,嗜此不疲的他像个“虫子”。
由国庆的薪金有限,但他视“千辛万苦”的藏品为最爱,只收不卖,认为许多宝贝是可遇不可求的。随着收藏的丰富,他对老广告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也在深入。“老广告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多元而丰富的,哪怕是一小枚商标或烟画,要解读其中的来龙去脉与内涵,也绝非易事。”他说,搞收藏书读少了不行,老广告藏品需要以你不断发现的底蕴为依托,如若不然,再漂亮的画面也会黯淡失色。
就老天津著名的春永堂眼药的广告及相关内容,由国庆曾在《中国文物报》写过一篇文章,随后便接到外地藏家辗转打来的电话,欲出十几倍的高价买下,可他婉拒了。他觉得这是家乡光耀的细节,不能再流走。多年来,对于老广告收藏纯属业余民间操作的由国庆来说,为研读藏品占去了多少休息时间,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好不容易陪妻子逛回商场,看见卖旗袍的,他竟又唠叨起“大美人”广告来……难能可贵的是,由国庆放弃了喝酒泡吧的浮躁,而沉下心来研究民俗与老广告,笔耕不辍地接连出版了《老广告》、《再见老广告》、《津沽旧市相》等专著,被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评价为天津年轻一代的有作为者。中央电视台也曾介绍过他的收藏故事。去年,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在京举行,由国庆又受聘为“中国广告历史展”的学术顾问。
百年的故纸被一个低调的年轻人牵挂着,由国庆说,老广告使他充实,给他安静,让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