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贾云集竹竿巷

(2010-05-29 16:11: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天津人文
津门故里
商贾云集竹竿巷
侯福志

  几年前,每日上下班都要从北大关一带经过,出鼓楼过北马路,沿北门外大街往北穿行约一百多米的南运河岸,有一条与北门外大街垂直的小巷,这便是令许多老天津人魂牵梦绕的竹竿巷了。那时,这里还保留着昔日的旧貌,窄窄的小巷两侧,全都是灰砖旧瓦的二层小楼,一些老门楼之上的老牌匾依稀可辨,仿佛向路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繁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条小巷里有一家人们熟知的中和烟铺,其三层小楼之上悬挂着“五甲子老烟店”的招牌,说明这条小巷在当时至少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关于这条小巷的来历,一直有两个说法,一说这条小巷窄得像一根竹竿,竹竿巷因此得名;另一说认为,曾经有一家叫隆顺的商铺,专门贩运南方的竹竿,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这条小巷为竹竿巷。

  由于竹竿巷早年具有水运发达的地理优势,所以,自清初以来便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商,有广东人、福建人、山西人,还有远在新疆的皮毛商人,出现了绸布店、茶叶店、药材店、麻袋店,甚至出现了晋商开办的银号。著名的商号有正兴德茶叶店、隆顺号仁记棉纱庄、德和永杂货铺等。据《津门忆旧》第六辑载,最兴盛的时候,竹竿巷竟然分布着大小商号39家,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商业中心,其影响力已非同一般。“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天津工商业受到整体冲击和破坏,许多商号离开了这里搬往租界一带,所以这里便日渐萧条,从此,万商云集的繁华景象再也没有复现。

  小巷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李燃犀《津门艳迹》记载过发生在竹竿巷里混混大战的故事:有一位在侯家后闻名的女混混杨四奶奶,在这条狭窄小巷里把手里的棍棒“舞得如车轮一般”,数十名男混混竟然被打得四处星散……原载2007年10月1日《天津老年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