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31年12月出版的《艺林月刊》“游山专号第二卷·盘山”记载,著名教育家、藏书家傅增湘(字沅叔)曾经有过三次盘山之旅,“游屐所及,撰为记载,发为诗篇,足使山川生色”。
第一次,是在光绪壬寅年(1902年)3月。当时,傅增湘从四川探望母亲后返回北京,受三河县典史高伯循先生之邀,与仲兄学渊、伯兄雨农、季弟越凡,还有伯循之弟仲礼等一起到盘山。“入山三日,凡名区胜迹咸得穷揽。”但由于时间久远,“惘然不复省记,唯挂月峰头、古塔题诗尚依微可辨”。
第二次,是在宣统辛亥年(1911年)4月,当时其在直隶提学使任上,利用巡视京东州县学校的机会,与严慈约、袁观澜、赵象文一起造访盘山。“入山凡二日有半,三盘之胜揽取略遍。”“得诗二十三首”。由于是第二次故地重游,当来到古塔题诗之处,不禁想起伯循等人。
第三次,是在辛未年(1931年)3月,同行者有江翼云、周养庵、周息厂、邢蛰人等4人。这次春游时间多达6天,住在天成寺的“江山一览阁”。有趣的是,“壬寅、辛亥两度入山,皆宿于此”。
傅增湘三游盘山,见证了30年的变迁,留下了许多历史资料。20世纪的前三十年,盘山屡遭劫难,许多遗迹受到破坏,众多寺庙、古松荡然无存。如他下榻的天成寺,据当时天成寺73岁的老衲法波介绍,数年前曾“两为盗劫,寺中法物、珍品毁弃殆尽”。再如,静寂山庄,原为皇帝的行宫,“极目四望,尽为麦田。昔游所谓松阴夹道五六里者,今乃摧伐扫荡无残鳞片鬣之存,凡宫殿楼阁拆毁一空。即砌石墙砖亦连车辇载以俱尽,道旁所见,唯乱石荒基,差可指数耳”。
傅增湘三游盘山,留下了许多名篇佳构,为这座京东名山增色不少。保留在《游山专号第二卷·盘山》中的作品,有游记1篇,序文1篇,题记7篇,诗作23篇。其诗作对天成寺、云罩寺、上方寺、少林寺、双峰寺、千像寺等名寺的描绘,犹如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如《暮抵天成寺投宿和翼云原韵》有“松奇穿石腹,塔古穴岩腰”之句,以白描手法,描绘了由松、石、塔构成的天成寺的奇特景观。《上方寺玩雨中桃花四绝》有“危楼一角压奇峰,松影苍寒石黛浓”,形象地展现了上方寺“危楼”与“奇峰”试比高低的气势。《冒雨步行五六里入少林寺》有“三松偃盖如迎跸,一塔支云似建标”,以神来之笔,概括了北少林佛塔雄奇的建筑风采。
傅增湘三游盘山,曾多次题壁留诗,为我们留下了老先生珍贵的墨宝。按照《三游盘山记》一文,傅增湘曾于壬寅年登盘山时,在挂月峰古塔题诗;第三次登临时,“夜里经商天成寺老衲法波,摩刻题名,以纪三游之事。石工每字五角,凡三十七字”,“题名正殿西廊壁上”,其题名内容为:“辛未季春,江安傅增湘三至田盘。回忆光宣旧游,倏逾卅载。”现游人仍可在今“四正门径”附近道中见到该题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