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公子
Line表白,你试过吗?日本就曾针对“你接受短信或Line(在线)表白吗”做过调查,结果显示:57.7%的女性明确表示抵触短信表白,67.4%的女性明确表示抵触Line表白,原因都是“这样的表白方式太轻率、缺乏诚意、不知道对方是喝醉一时冲动还是认真”。
表白需要一个仪式,这在过去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在强调简约、高效的今天,连结婚仪式都可以被简化甚至取消,表白这种相对小的事情就更不必说了。不过,从上述调查看来,今天依然有许多人看重表白仪式,反对它被过分削弱——这是为什么呢?
这得从人类的属性谈起。
人类是一种群居生物,心理上必定带有社会属性。自从远古以来,人类要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前提都是“个体先做出了一定的牺牲”,然后,个体才会获得融入群体的资格,并获得群体的支持和馈赠。
举个例子——我们生于某个家族,要融进去,要得到家族的支持,前提就是压抑我们一部分的欲望和冲动,适应家族的规则,换取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和睦相处。这种压抑,就是一种牺牲。所以,个体牺牲以得到群体的接纳和馈赠,是人类心理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正如荣格所描述的:个体牺牲后,将获得种系的力量。
可以说,牺牲,是支持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心理基础,所以,人类习惯把“生存发展”和“牺牲”联系起来——比如,古时的人求雨止渴,必然先祭奠神灵,有时还会牺牲自己的族人去做血祭,以示郑重;现代的人要谋求事业发展,会去送礼、花大量的精力拼搏和建立人际关系,等等,都是牺牲的表现。而且,越是重大事件,人们越趋于认为:应该做出重大牺牲,才能获得重大馈赠。
表白成功,获得爱情,就是种系对于个体的重大馈赠。所以,牺牲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仪式。表白者需要牺牲精力去准备,牺牲尊严去请求,才能获得作为“物种”的重要权利:繁衍——这个权利事关重大,所以,相关的牺牲也不能轻率而为。否则,许多面对表白的女孩子就难免认为:“你也太随便了吧?如果我轻易答应你,岂不是很掉价?”这种想法就隐含了古老的法则:牺牲不够,就不能获得种系的支持。
当然,在今天,许多古老的法则已经演化,甚至看上去是取消了,但它们的核心力量仍然强大,现代人仍然需要通过牺牲去换取种系支持。所以,“表白过程需要相当的付出”,依然被视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