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刊登于《中国家庭医生》2015.02/下
文/周公子
(导语)
我的专栏信箱,不时会收到以下问题:“周公子,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很恋旧的人,虽然和前任分开了很久,现在我的感情生活也很好,但还是有忍不住找她的冲动。我还爱着她吗?要去找她吗?”
其实,你恋旧,未必因为爱情。有时,恋旧只是为了防止未经哀悼的时光……脱手远去。
(正文)
当知道自己的伴侣在回忆旧情人、回味初恋、偷偷谈论过去的爱情时,很多人都会感到不安。而以下的说法可能会带来更多不安,那就是——恋旧,有时候意味着心理上的象征性满足,形式化的亲密关系。当真实的情人已经随风而去,我们回忆她的音容笑貌,抚摸留有她芳泽的昔日信物,就如她还在我们身边。我们内心的某些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满足了。
当然,这种恋旧情怀,很多人都会有。绝大部分人不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但也有不少人掉进恋旧的泥潭无法自拔,过不好日子谈不好恋爱,仿佛生了一种病。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恋旧成病,就是放不下呢?——这得从上一段关系的结束谈起。
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有一部分是打开的,和伴侣的心交缠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滋养。当关系结束,原来获得的滋养就丧失了,但“被滋养的渴望”还在,就像被夺去了乳房的婴儿,“重新获得乳房”的渴望还在。这时,一些象征性的东西,比如婴儿的安抚奶嘴、旧情人的信笺、从前的幸福片断等,就能起到暂时安慰我们的作用,也让我们眷恋。
当然,大部分人不会长期深陷在这种状态之中。他们会在心理上经历哀悼的过程,并逐渐接受现实,走进新生活。然而,哀悼本身也是挑战重重的,每一个阶段都很容易把人卡住。
哀悼的第一阶段是“否认”——比如A女士,和丈夫的甜蜜日子只有婚后的第一年。第二年开始,两人感情恶化,相对无言。第三年,丈夫开始出轨,离婚,再婚,毫不在乎她了。但A女士一直为了丈夫而不寻找任何伴侣,她坚信,丈夫最爱的人还是她,只是没脸回来见她而已。
A女士对现实的否认是一种防御机制,是在潜意识发生的,她本人并不觉得自己在否认——这正是防御机制的目的,让她逃离痛苦的现实,象征性地陶醉在婚后第一年的旧时光里。
哀悼的第二阶段如一场混战——当我们开始面对现实,各种情绪就会涌上心头。比如B先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女友弃他而去,他产生了愤怒、痛苦、无力、被抛弃、自卑等感觉。然而,B先生认为自己是个男人,不应该有这么多婆婆妈妈的情感,所以一直压抑——这种压抑让他多年以来都有一种冲动:要去找她,天涯海角去找她,娶了老婆也想找到她。这让他的老婆很是不快。但是,找了以后干什么呢?他又很困惑。
当诸多的感受被压抑,它们往往就会通过一个“恋旧”的行动表现出来。但这里的“恋”并不等于爱,相反,只是那些痛苦无奈无力被弃自卑……需要表达而已。
哀悼的第三阶段是“降低期望”——开始,我们还是会呼唤伴侣回来,但每一次都失望,于是我们逐渐调低期望,并感到悲伤。不过悲伤还是会把人卡住的。比如C女士,男朋友车祸离世6年,她还是服着丧,提起他就红了眼,并拒绝其他男人。
在这里,C女士的悲伤是一种对丧失的抵制。活在弥漫的悲伤里,她保持着对男朋友的忠诚,也保持着他对自己的忠诚。在泪水中,他们永远是天作地合的一对——换句话说,至少在想像中,命运再也没法夺走她的男人了。
哀悼的第四阶段是“接受新的现实”——我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放下”。不必遗忘那个人,但也不再牵肠挂肚;不必删除号码,但也不再纠结于打或不打;记得所有的过去,但不再匍匐于它的阴影之下。我们能够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来去自如,不会再受困了。
Tips
伴侣老念叨旧情人怎么办?
跟他谈谈。鼓励他说出脑海中的往事、画面、恩怨情仇;有什么心愿没有满足,心愿背后是他本人的什么渴求。同时,让他说说你们的关系,优点缺点、失望期待。
如果说完这些,如果你还能保持心平气和,那还可以把“对旧情的念叨”和“对新情的心愿”作个比较,看两者有没有关联——相信会带来很多启发的。
当然,如果谈论这些很容易让你们情绪不稳,那么找个咨询师或者通情达理的亲友来协助,会是个好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