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翁源的阿霞,因为月经不调,通过服食避孕药来治疗。谁知,已做节育手术的丈夫王先生知道后,怀疑妻子出轨,两人长期为此争吵。一年多以后,妻子以感情破裂为由提起离婚诉讼。
庭上,妻子拿出各种资料证明避孕药的调经功效。丈夫听完阿霞诉说后,马上表示理解,并称11年夫妻情分仍在,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坚决不同意离婚。最后,法院一审判不准予离婚。
这种长期家庭纷争,似乎很简单,但要解决却不容易。夫妻争执的原因,虽然看上去不难解决——看,不就是妻子拿避孕药干啥吗?只要像庭上那样,跟丈夫说清楚:“呐,调经用的!”他明白了,就不会再怀疑了。就这么简单!——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别忘了,上庭前,从丈夫起疑到闹离婚,两人足足吵了一年多。期间,妻子多次力证自己清白。关于避孕药药理的材料,她肯定不止一次给丈夫看过,肯定早就跟他说清楚了,但丈夫依然不断怀疑她。非得等到快判离婚了,他才肯表示“理解”,以换取不要离婚——这份怀疑才叫难解呢!这不是“直接把药理告诉他”就能够彻底平息的,要是这么简单,两人也不会吵那么久,更不必闹上法庭了。
怀疑的难解之处,在于它只是一个行为,背后会隐藏着不同的动机,而这个动机是很难“剥”出来的。
比如,有人会用怀疑来表达“拒绝”。你直接对他示爱,他觉得很肉麻,想撇清,但又不方便直接回绝,这时他就会用怀疑的口气说:“都不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的?!”——这句话,是想通过质疑来推开你。但难就难在,当你听到这句话,能够马上搞清他的意思吗?他是想拒绝呢,还是想你更进一步表明真心呢?
再比如,有人会用怀疑来表达“不安”。有一个案例就是:丈夫体检发现前列腺有点小毛病,他很担心丧失男性雄风,又不愿告诉妻子,只好憋在心里。但从此,他对妻子就开始疑神疑鬼,不准她烫发,不准她穿裙子……一系列怀疑,最终都指向“我很怕妻子抛弃我”。但问题是,妻子没法搞清怀疑背后的动机,没法安慰他;只知道他在怀疑自己,于是本能地辩解、抗拒、生气,这更加重了丈夫的被弃恐惧,让他的疑心越来越重了。
当然,这个案例,也让我想到了上文提到的王先生,做完节育手术,却发现妻子服食避孕药;也让我想到了男性对节育手术的种种担心和传闻……不过这只是我的联想。真相,得由当事人自己来说。通常,如果当事人能够直面自己的怀疑,开始探索怀疑背后的动机,那么家庭纷争,就有彻底解决的希望了。
子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