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没鬼,为什么怕我知道QQ密码呢?什么保留自我空间?这根本是借口!”
不交密码,保留自我空间,这些话,只是借口吗?
宁波有一对小情侣,相恋一年多,男方小李准备迎娶女友小宋,于是精心策划了一次求婚。谁知在仪式上,小宋说结婚是可以的,但小李必须上交所有社交密码,微博、QQ、微信、邮箱……否则就不是真的爱她。
小宋有自己的理由:一方面,她认为彼此都是一家人了,就应该互相透明,不要有秘密;另一方面,她和小李出去吃饭喝咖啡,每次他都掏出手机看,问他看什么,他都说没什么,这让小宋很没安全感。
但是,当小李听到女友的要求时,当场就愣住了。他觉得,自己是真心爱女友的,不然怎会求婚呢?要上交密码,就等于天天都被盯着,连呼吸都困难,太没意思了。
这事闹上了鄞州区司法局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说:“彼此依赖要有一个限度,不能过度依赖。独立也要有一个分寸。”于是,最后双方“心平气和”地出来。但小李说,交密码的要求深深伤害了他。
交不交密码的纠结,已经不算新鲜事了。坚持“非交不可”的一方通常都有一个理由:“他心里没鬼,为什么怕我知道密码呢?什么保留自我空间?这根本是借口!”
所以,今天打算谈谈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心中没鬼(即:他在社交平台呈现的东西,对于伴侣无害),但他就是不想交密码,就是纯粹想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间——这种人,有吗?
有的。而且相当多呢。
首先,私人空间看似拒绝了伴侣,但它对亲密关系起到缓冲作用,甚至能化解尖锐的矛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现在的专栏——有多少人背着另一半写信过来?他们满怀期待,希望把一些没法在二人世界搞定的问题告诉我,以便解决。对于他们的伴侣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善意,是“心中没鬼”,光明正大的。
但,这些信件能告诉伴侣吗?把邮箱密码交出来,让对方看到?有时,这样做未必明智,特别是涉及到夫妻隐私、冲天的愤怒、婚姻里难以揭示的委屈……这些东西,如果未经加工就一股脑倒出来,只会在二人世界搅起一场难以收拾的风暴。
其次,私人空间,有时是为“二人世界”而设的。这种人对于二人世界是又爱又怕。他们爱着伴侣,但同时不由自主地担心着:如果我不完美,伴侣会抛弃我、攻击我、看不起我吗?他们受困于这个念头,于是发展出一个私人空间,作为安心之所。当“完美”的期待在现实中受到打击,他们就退缩进去,在心中的小天地休养生息——这时,你要侵犯他的空间,就等于要他的命。
当然,以上道理,索取密码的一方也许都明白。但他们总是忍不住,一定想得到密码,因为这对于他们意义非凡——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周公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