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周公子专栏 |
记者还采访了一名中年女士,她去民政局办“单身证明”,向负责人抱怨说,丈夫对于复婚一拖再拖,理由是“等等吧,说不定哪天政策又下来了。我们这样也挺好嘛。”女士说,好好的夫妻,现在变成非法同居,越想心里越没底。
其实,最近我也看到过一些这方面的例子。政策通常只是个理由,更深的原因在于这类婚姻存在很大张力。一方或双方都有保持距离的愿望。平时不离便罢,一离,嗅到自由的气息,就再也不想回去了。
而“不安”,通常是这种张力的一个警号。它不是在“久拖不肯复婚”才出现的。实际上,“不安”在离婚之前往往就已经频繁出没,两个人的种种不合拍,都会触发不安的感觉。但因为各式理由,当事人压抑着“不安”去办了离婚证,直到久久无法复婚,“不安”的感觉才被强化而受到当事人真正重视,但这时,合法的婚姻已死,亲密关系亦已经风雨飘摇了。
如果这类离婚真的弄假成真,那么,婚姻中的张力固然是一个深刻的原因。然而,另一个强大的破坏力,则在于“假离婚”本身。“不惜拿婚姻去冒险”是个现实的想法,它令到婚姻的身价大不如前。
可以说,每一段婚姻都可能存在致命张力。但如果夫妻依然将婚姻视为神圣结合,努力去保持它的完整性,花心思去化解矛盾,那么,大部分张力是可以转化为婚姻发展的契机和能量。可惜,假离婚偏偏与“神圣”背道而驰。它是功利的、世俗的,可以将婚姻完全工具化,去换取实际利益。它是经过夫妻认可的约定,即:为了物质,我们不在乎随意更改关系的形式。
当然,我这番描述,并无任何褒贬之义。但“没有任何褒贬”和“神圣”相比已属跌价。假离婚,本身就是对婚姻价值的削弱和亵渎——亵渎,必然要冒风险,要付出代价。夫妻决定假离婚换房子之前,至少一部分已经抛弃了对婚姻的仰慕和敬畏。因此,要求他们完事之后,再来重拾一段“跌价”的婚姻,未必会如想象般顺利。至少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一段用来实现利益的婚姻,在利益到手后,就再无意义了。
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