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剧《联林珍奇》的故事梗概 续三

(2013-11-17 15:45:59)

第 五 

[梗概]中医世家豫章药园里传出了欢声笑语,几对青年男女在这儿吟诗作对,好不快活。大岫参加考试,本应榜上有名,不料见钱眼开的主考官经不起曹乡绅的威逼利诱,设计让凌大岫放弃中举。凌大岫将计就计,反令得意的主考官拱手求饶,钻爬到桌底。曹龙驹对益发美丽的凌小妍不怀好意,经常在路口拦阻调戏。小妍无奈,只好以对句作挡箭牌。曹龙驹和管家到处求人也对不去像样的下联,受到小妍的奚落,正恼羞成怒时,又被小妍的六字同韵、同音异义一联赶出门外。狼狈中曹龙驹发誓得不到凌小妍誓不罢休。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医家常用的门联,表达了仁人仁术的医家风范。作为一个医德高尚的医生,希望百姓的身体健康,没有人来看病才好;哪怕门庭冷落、自己贫苦潦倒,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境界。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云春娥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云素娥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凌小妍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凌大岫
  轻风唱细柳
  淡月和梅花——双喜
  解说:此五联中第一联旧传是苏门父子的对句。父亲苏洵出联,要苏轼、苏辙和苏小妹填中字。其实,这是古时诗学中“炼”字的一种方法。电视剧中引来由云春娥出全联,各句中间的缺字由大家填出。素娥、凌小妍、大岫、双喜所填的四联,相形之下,以大岫所填为佳。 

又解:说是苏轼与苏小妹、黄庭坚,填题画联。

清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苏轼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黄庭坚

清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苏小妹

花翅轻飏星月隐——云素娥
长臂怒挥天地开——凌大岫 

解说:此联本是写景联,对句把联意夸张升华为言志联,本联同以下几联都是历代流传的名对。电视剧中引来,用在几个年轻人互对的场面里,倍添情趣。 

沉李浮瓜添雅兴
雪梨蜜枣佐清谈——豫章 

解说:此联本是水果店对联,在电视剧中与各位青年人的雅集情景契合。沉李浮瓜,见古诗文:“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是夏天“冰镇”水果的传统妙法,引申为夏日游宴之义。 

烦暑最宜淡竹叶——豫章
伤寒尤妙小柴胡——云春娥 

解说:此联是民间流传的一名中医所作的无情对。出句说,在烦人的暑天里,竹叶所造成清淡阴凉,让人再舒服不过了。在对句中由于联语使用的是中药名,结果竟成了为治疗伤寒病所开的药方了,也是妙不可言。 

春暖带云种芍药——凌小妍
秋高含露摘芙蓉——双喜 

解说:此联从时序上看来是一副景物联。难得的是,用了适时栽花,摘花反映出来,写得非常准确:芍药是夏季开花,因此,春暖之日就要下种,才能赶上时令;芙蓉(当指木芙蓉,而不是荷花)八九月开花,正是秋高含露之时。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凌大岫
红娘子佛手引金针——云素娥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传统佳作,中草药名对。出句、对句中各有三味中药(白头翁、牵牛、熟地,红娘子、佛手、金针)。由于作者巧妙的组合,产生了别有含义的意境。联语前后连贯,不露痕迹,妙笔神来,各得其所,堪称“天作之合”。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凌小妍
鲤鳞河里,满河鲤鱼捞不完——曹龙驹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出句绝对,也就是历史上长时间没有好对句的对子。因为联中的“钟”、“中”、“终”、“钟”、“撞”几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要求对句也在相同位置上用几个同样条件的字,难度是很大的。电视剧中曹龙驹的对句中,用了“鲤”、“里”、“满”、“鳞”、“捞”等字,其中有些是对不起来的,与出句所要求的相差甚远。 

抚养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旧有的传统格言联。它的特点是其中有四个词的构成方式完全相同:“俯仰”、“天地”、“褒贬”、“春秋”,都是反义复合词。从对联多功能角度看,还可以理解为句中的“自对”。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解说:此联本是四川省新都县宝光寺联,其内容本意是在“讲经”。上联说:在我们这些“世外人”看来,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认识,知道原来不是道理的,都是世上的道理了。下联说:“天下事”繁杂多样,想了结,还是了结不了,何妨“不了了之”?充满了对人生、世情的静观态度,包含了一些哲理意味,“难得糊涂”是它最好的横批。 

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解说:此联也是四川省新都县宝光寺联,也富有哲理意味在内。饭是米煮,这是常识,可上联偏说世上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联用佛家语进行翻译。佛家说有“心田”、“福田”,是由信仰者“自心”耕出得到的。换句话说,有心才有“田”,如同有米才能煮饭一样简单,劝说人们要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多做有益于世人的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解说:此联是历代广泛流传的寺庙联,本是题弥勒佛的。北京的潭柘寺等许多寺院里,都有这样内容相近的对联。弥勒,俗称“笑佛”、“大肚弥勒佛”,也叫“布袋和尚”,相传他是五代时一个和尚的化身,和尚体胖,常搭一个口袋上街乞讨。这副联抓住弥勒的特点,在“大肚能容”、“开口便笑”这两个突出特点上大作文章,劝告人们要胸怀宽广,保持乐观情绪:肚里能容,口上才能笑得出;不能容,也就无法笑了,劝说人们要像弥勒佛一样处世待人。 

画上荷花和尚画——凌大岫
书临汉帖翰林书——和尚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著名的谐音回文对。联中“荷”与“和”、“上”与“尚”、“汉”与“翰”、“临”与“林”等对应字,都是谐音字,由于这种谐音关系使得此联正读和倒读的发音全是一样的,从而产生天衣无缝的趣味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凌大岫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和尚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的一副著名回文对,也是一副较早的酒楼联。酒楼就叫“天然居”。上联出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本来就是一副回文对。后人有人索性把这副对联作为可倒读的两句分句,连在一起,作为出句,于是有人把“人在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副回文对,作为对句,成了这样一副“怪对”。不过这种对联,在词性、平仄等方面的要求,一般都放宽了不少。所以巧联妙对常常为了避免因词害意、因韵害意,普遍地在格律上是放宽了的。 

大佛寺死个和尚
天竺国添一如来——凌大岫 

解说:此联本是清代纪晓岚的对子。据记载,一次,衡阳太守刘朝玉求他为衡山南岳庙刚刚圆寂的和尚写副挽联。纪晓岚问:“是怎么回事?”刘朝玉说:“南岳庙死个和尚。”纪晓岚就把这句话写出来了。刘朝云心想,这可坏事了,怎么这样随便呢?不料,纪晓岚接着写出下联“天竺国添一如来”,说和尚到西天成佛了。即切事实,又有文采,十分机敏和有趣。 

烟沿檐,烟燕眼——凌小妍 

解说:此联是历代流传无人对出的“绝对”,难倒了不少对联家。这个出句难在前后两个分句三个字都是同音(或近音)的。意思是:烟沿着房檐往上升,烟(熏的意思,名词当作动词用)了燕子的眼睛。但愿在今后能有聪敏人对出来。

 

第 六 

   [梗概]素娥把大岫中举的喜讯告知父母,听了父母谈及自己的婚事,又高兴又惆怅。月夜,一对恋人忆及童年,互诉衷肠,大岫在素娥的激励下,立下大志赴京赶考,素娥恋恋不舍,送给大岫一片“相思梦亦芳”的离别情。途中,大岫义救一名女侠武清,武清敬佩大岫的才华和伟人,表露出爱慕之意,大岫婉言谢绝,两人结拜为义兄义妹。曹乡绅病亡,曹龙驹与管家密谋嫁祸于大岫父亲凌真,妄图使凌小妍屈从曹家。 

弓背丝柳倒开花,蝴蝶仰采——云素娥
低头青莲斜结籽,鹭鸶俯看——凌大岫 

解说:此联据传是清人张之洞与老师对句的一幅写景联。原联中,老师出句:“驼背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张之洞对句:“瘦脚青莲歪结子,白鹭俯观。”电视剧引用时改了几个字,同样为我们描绘出了两个生动的景色图画。同下面的几联,无论是独联还是对句,都抒写了凌、云二人的爱心、渴望和追求。 

上下影摇波底月,不知影沉月浮——云素娥
往来人渡镜中梯,且看人直梯平——凌大岫 

解说:此联也是写景情趣联,它把平平常常“过河”这件小事,写的气息盎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泽以长流乃及远
山因直上而成高——云素娥 

解说:此联是一副格言联。它通过人人都能感知的事物,经过联想,说出一番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某种人生的感悟。上联说,河水因长流,才能达到很远的地方;下联说,山因壁立直上,才能变成很高的形象。从而告诫人们,做事要有恒心,做人要有骨气。 

小生无才嫌地仄
大鹏展翅恨天低——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一副言志联。全联反映了一种情绪,表现出吟联人有志不得伸张、有才不得施展的心情。仄,是狭窄的意思。 

双荷摘处孕春心——云素娥
孤雁飞时堪断肠——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因物喻情,用了“双荷”、“孤雁”作比喻,相互暗示出蕴育于内心深处的追求爱情、解脱孤独的情感。 

送君别去花如雪——云素娥
赠我相思梦亦芳——凌大岫 

解说:此联刻画了凌、云二人一再用对联传递爱的信息。出句是一种恋人离别的惆怅之情,与爱人分别,落花如雪花,使人感到其良;对句是对未来的“示现”:因为有你的相思,我连作梦都感到芬芳。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为寺庙题写的专用对联。传统对联中常用“风扫地”、“月照明”、“云封门”之类的话,来形容这“无人无我”的佛门净土。 

野寺有意留客住
青山无语看情长——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抒情自题联,联中用了“反语”达意:说“野寺有意”,实际上说“客”自己不愿离去,想在这里长住下来;说“青山无语”,是看山的人因情长而感到“尽在不言中”。 

两朝天子
一代圣人 

解说:此联是朱氏祠堂的专用联,因而写入了朱姓历史上值得夸耀的人与事。上联“两朝天子”,指两位朱姓帝王:一是五代时梁朝的朱温(852-912),即后梁太祖;一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下联的“一代圣人”,指北宋大儒、理学家朱熹,历来被封建王朝尊为“圣人”。 

穷老汉卖瓜,钢刀切瓜,下七刀上八刀,刀刀分明
酸秀才应试,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点点湿润——卖瓜老汉 

解说:此联是民间流传的巧妙联,是从明代蒋焘少年时对的句子化出的。蒋的原联是:“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与电视剧中所改造引用的,是一个意思。全联的中心在“切”、“分”、“冻”、“洒”上,是着眼于字形:“切”字,横看是由“七”、“刀”二字组成,“分”字,竖看是由“八”、“刀”二字组成,“冻”字,是“东”字加上两个点,“洒”字,是“西”字加上三个点。

 

第 七 

   [梗概]赶考路上,大岫应卖瓜老汉之求,帮项氏家族写了一副祠联,使胜券在握的朱氏败下阵来。朱氏家族不服气来了个夜抢秀才,朱项两族械斗在即。凌大岫急中生智,巧联解了族斗。凌小妍尽孝救父落入曹家圈套。凌父归来不见女儿,气绝身亡。凌母向曹家要人,被恶狗咬伤,含冤自尽。小妍绝处逢生,逃跑回家,再遇晴天霹雳,云家父女告状无门。罪犯曹龙驹反受其叔曹尚书庇护升官,一时间,黑白颠倒,天理难明。 

烹天子父
为圣人师——凌大岫 

解说:此为题项氏家庙的对联,写的是项姓人中的杰出人物的典故。上联“烹天子父”说的是项羽的故事,“天子”指汉高祖刘邦。据《史记》:“楚汉相争的后期,西楚霸王项羽军事失利,粮源被断,十分忧虑。他设置了一个高大的砧板,把太公(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告诉当时的汉王刘邦:“现在不快快投降,我就烹杀太公。”汉王却说:“咱们俩人‘约为弟兄’,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你一定要烹杀你的老子,那么希望你分给我一杯肉羹。”刘邦不投降,项羽十分气愤,但由于项伯的劝说,没有烹杀太公。因后来刘邦作了天子,项氏族人便把打算“烹杀天子父”当作值得炫耀的事了。下联“为圣人师”,也是项家的光彩事。据记载,春秋时,项橐七岁时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当时是大学问家,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有几种说法:一是开玩笑,所谓童子戏言。二是项橐问孔子:“物体离人越近则越大,太阳越近则越热。可是,早晨太阳大却不热,中午太阳小却热,是什么道理呢?”孔子没答上来。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凌大岫 

解说:此联是一副历代流传的著名谜联。出句的谜底是旧时的“油灯”(白蛇喻灯芯,红日喻灯火);对句的谜底是衡器“杆秤”(乌龙喻秤杆,金星喻秤上的标志星),形象生动,比喻恰切。上壁,一作挂壁。 

天泰地泰三阳泰
家和族和万事和——凌大岫 

解说:此联为复词对,上联用三个“泰”,下联用三个“和”,祈祝天下太平,民族团结。 

东西南北皆兄弟
赵钱孙李为一家——凌大岫 

解说:此联也是祝愿国家人民团结的对联,东西南北表示地不分地域,赵钱孙李(《百家姓》的前四姓)表示人不分姓氏、宗派和民族,都是兄弟一家人。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解说:此联是历代官署中常用的传统对联,表示要施行德政,要体察民情。即使是贪官,这会这样标榜。至于是否“口是心非”,是否“好话说尽,坏事作绝”,只有“天晓得”了。 

曲颈先生上岸,两腿迈开八字步——凌大岫
扁嘴丫头下水,双脚拨乱九龙宫——桂生 

解说:此联是象形动物联,出句咏鹅,对句咏鸭。对于水中家禽,鹅的“曲颈”(唐代骆宾王有诗“曲颈向天歌”)和鸭的“扁嘴”很有特点,一称“先生”,一称“丫头”,也富有情趣。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事事趣趣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神神秘秘 

解说:此联是化用了杭州“西湖天下景”亭的有名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轻轻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原联意境源于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的“山、水、晴、雨”成为这副叠字联(特别是下联)的主体。此联不但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特点,而且有很高的叠字技巧。倘若把词序重新排列,或倒读,或减字,还可以变出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十多种“新联”,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试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