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和指导策略

(2010-07-09 11:51:57)
标签:

幼儿园

民办

教学技能

培训

杂谈

分类: 技能培训

                               执教: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吕丽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

   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园数学教育 :

1、注重静态知识——注重动态知识

2、注重表征性知识——注重行动性知识

3、注重“掌握”知识——注重“构建”知识

 

一、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

对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和步骤的预期

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幼儿集体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

教师教育理念向实践转化的中介

确实把握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选择合适的具体活动的目标

总目标——单元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具体活动目标——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

Ø      首先要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Ø      如“复习6以内加减运算”

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幼儿对运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小组竞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在操作时的表现——教师平时对幼儿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

对幼儿运算时的速度、准确 性的要求——对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的培养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主动性——教师对幼儿身心和谐的重视程度。

Ø      其次,了解有关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单元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

如 “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

1、通过复习使幼儿进一步理解6以内加减的含义

2、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

3、复习加法交换律

Ø      最后,根据具体目标所包含的内容选择适当的目标

1、进一步理解6以内加减的含义

2、培养幼儿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

3、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律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总的要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Ø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启蒙性 

幼儿先大量感知后获得认识

Ø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生活性 

在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各种物体都包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Ø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应体现: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

  以“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为例,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包括:

   1.交替出现加减运算的试题,让幼儿进行运算,要求算得又快又准确

   2.请幼儿列出得数不超过6的加法算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加法交换律

   3.在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时,注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选择适宜的操作材料

Ø      在科学性上,把幼儿所学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

Ø      在多元性上,“一物多用”以满足教学与幼儿发展的需要。

Ø      在层次性,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Ø      在层次性上,材料要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Ø      在材质上,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应注意安全性。

(1)原始的现成的生活材料

(2)原始材料加工而成的教学具

   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一)教学方法游戏化

1、数学教学游戏 :情节性游戏 、操作性游戏 、运用各种感官游戏 、口头数学游戏 、竞赛性游戏、数学智力游戏

小班幼儿以有情景、有角色的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为主。

中大班幼儿适宜开展各类游戏

2、多样化的数学游戏:个别玩的游戏 、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集体进行的游戏

3、将数学活动与音乐、美术、体育等游戏相结合

将数学活动延伸到游戏化的区域环境

(二)  操作活动合理化。

集体操作——分组操作——个别操作——(合理运用操作活动)

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最为突出

如:“认识梯形”,

•        集体操作——认识梯形的特征,

•        分组操作——

从多种单一图形中找出梯形

在各种组合物体的图形中找出梯形

利用各种材料拼割成梯形

利用梯形组合成各种实物图形

•        个别操作——从低层次过渡到高层次

恰当选择各种数学操作活动类型

验证性操作活动。

创造性操作活动。

探索性操作活动。

(三)  组织形式生活化。

1、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教学 

迁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

1、在设计时,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三维活动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过程体验目标—— 幼儿发展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纸面教具、磁性教具、贴绒教具、课件等

         生活中的教具

学具准备:

         幼儿操作学具

         生活中的学具

操作册、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预备活动、集体活动、 分组活动、 交流小结、

活动延伸:园内延伸、 家庭延伸

 

2、在设计活动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难点安排在活动的中间部分

3、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活动设计的合理性

•       时间的长短是否合适。

•       自己的活动设计是不是难点太多

•       自己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否估计正确

•       预定的教育目标能否达到

•       教育内容是否合适

•       活动设计是否体现了自己的特长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指导策略

《幼儿园指导纲要》 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观察者、        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1、有效互动

氛围——轻松、愉快

参与——平等、合作。

介入——适时、适度。

2、关注个别差异

Ø      深入观察、了解幼儿

Ø      保证幼儿的操作时间

Ø      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使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指导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

        给幼儿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幼儿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幼儿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给幼儿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