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尔读书会 唐甸飞发言稿
(2013-08-19 14:04:56)
标签:
拜尔口腔不抱怨的世界杂谈 |
分类: 企业文化 |
感谢黎总向我们推荐和分享《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
我平时基本不看这类书籍。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喜欢看儒释道,而且深受其影响。自我感觉除了儒家这种志高远而道中庸的现世哲学对现实人生比较有帮助外,道家和佛家这种学问太过早熟,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产生的不是正向能量,推人上进,反而适得其反,使人提前看透人生。被这种文化浸润的结果就是: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却不能产生现代自然科学与科技文明,反而在近现代遭遇百年耻辱。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毕业以后我除了看看齿科,经济,金融之类的书外,基本不去碰这类书籍。
这次大概翻阅了这本书。虽然洋洋洒洒几千万言,但是说的不过是:什么是抱怨,如何界定抱怨,抱怨的破坏作用,抱怨这种负面消极的思维对自我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抱怨这种不健康的交流方式对人际关系,人生事业的负面作用。以及如何借助紫色手环这个直观载体来让自己意识并处理抱怨,从不良的生活状态下解脱,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获得身心的平静以及事业的成功。
虽然写得平平无奇,但是看了对我还是有点触动。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跟佛家有点像。佛家追求的是觉悟。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读经,坐禅,持戒,均可,因为人有利钝,但法无顿渐。可以像神秀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的清修渐悟,也可以像慧能一样斗大个字不认识,砍柴听人家读金刚经就能顿悟。境界高的人可以像孔子一样,不用带紫手环就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而水平低如我等,只能天天带着紫手环,时刻提醒自己,借助外物来进行自我修行。
以前我认为佛学是唯心的世界观哲学,无现实意义可言。要说有,那也就是对历代在仕途上失落的文人的一种心灵慰藉。但这过于消极,对人生不能说没有助益,但最起码对我现在的人生没有太大的助益。现在我才发现其实佛学也可以是入世哲学。可以以一种出世的态度面对入世的凡尘俗事,达到一种身处尘世之中,心在尘世之外的心如止水的无念境界。超越时空因果,解脱于凡尘俗事,以获得超然物外的自由。它与积极向上并不矛盾。
佛陀想普渡众生,而威尔。鲍恩想改变我们,改变世界。
一天不抱怨容易,21天不抱怨估计也不难,但一生不抱怨,很难,只能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