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仁、下午好,我是来自集团公司项目部及上海事业部的李修利,首先我非常感谢黎总,才有幸在六和拜尔齿科集团这样的大家庭里拜读了稻盛和夫《活法》,但我很惭愧的是只有在每天回家的路上,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活法一》一书。通过《活法》让我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感悟人生追求的东西能得到手的就是一条简单的人生法则。
我理解:贯穿本书始终是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我想,我也正是缺乏这种信念,也丢失很多东西。也许我每天的生活都如此相似,让我以为这便是生活。是什么支撑我们日复一日的重复和轮回,是所谓的惯性么?是什么让我们甘心忍受孤独寂寞,是所谓的无奈么?是什么让我们从一次次挫折中站起,是所谓的本能么?是什么让我们在成功时再接再厉?我想,就是这个看不见,但却感觉的到的东西—信念。信念可以是个遥远的目标,也可以是个近期的计划。无论它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它都有相同的作用,鼓舞人前进,给人精神上的支撑。信念是动力,是解决所有困难时力量的源泉,是对未来目标的强烈渴望和巨大信心。我从书中读到“心不唤物,物不至”的信念;再到松下先生演讲时谈到“水库式经营”有听众不满,提到:如能实现水库式经营,当然很理想,但现实是做不到。怎样才能做到,也不教我们具体的方法,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松下先生的回答令大家感到失望,这传递一个真理:“首先得想”在内心不予呼唤,方法不会从天而降来,成功也不会来,所以具备强烈而切实的愿望,这种愿望成为起点,最终定能实现。所以这就需要一种信念支撑你实现理想的原动力。我深感体会,为了这个信念,我们加倍努力奋斗,并在此过程中迸发出超乎平常的勇气和能力。就如我跟随黎总多年,从黎总的第一家六和口腔门诊,到创立拜尔齿科品牌,再到如今全国连锁;从我和黎总在一起从十几个平方的办公室到中山公园的60多平方办公场所,当时黎总就承诺,我们要在3年内办公场所比现在翻一倍,但我们黎总只用了短短了一年半不到,就搬到如今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这就需要先有梦想和理想,才有一种信念支撑你一定要成功。
当然,有了理想,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就例如我们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在等待,在观望?不,都不是,而是实干!有一位名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却还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幻想,努力去做,在床上躺着等待理想的实现,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
读完《活法》,我就要明白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价值在何方?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却不是只为了吃饭?所以我借用书中本身讲解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这一个公式就是人生的成果所在……设定人生目标是起点,“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安安静静实实在在做事就是积累成功的唯一通路!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认认真真的学习、积累经验,我们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就能得以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