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服务和细节,才能赢得认可

标签:
健康 |
在我刚刚接触到口腔医疗行业的时候,彼时所认知的口腔医疗行业中,中国的口腔服务完全停留在“治病救命、救死扶伤”的最基本的状态,几乎很少考虑到服务的层面。其实在中国,牙科的服务还有的,只是很有限,一般只针对大城市里能够消费得起的人。事实上,比较一下医院的服务体系,中国也有比西方一点不差的。但目前中国牙科依然是以治病救命为主要导向,忽视服务的方面。
鉴于中国口腔医疗行业的现在,所以在我创业伊始,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要做一个服务至上的专业牙科。因为是第一个走这条路线的齿科,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问题。
很多朋友都会问我,怎么才能把服务做好,为什么专业牙科就能做好服务呢?其实很简单。医疗是服务,首先你要承认它是服务,然后你才能改善。服务就有服务的特点,你所有的设计都应是着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比如一般的医院,是以医生为导向,患者要拿着这个单子去挂号,去取药,去四处跑动,跑一圈回来医生在这儿坐着,而我们做的是,患者别动,我们来跑,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总体的思路。
我觉得我们与其他口腔医院的区别主要是在于细节。而其中最关键的区别是我们注意的是人,别处注意的是病,这实际是一个最核心的不同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患者要求做烤瓷牙,他们的要求是只要把牙齿做齐了就行。从治病的角度来讲,从满足患者需求角度来讲,你有这个需求,我来给你做,这是最常规的做法。但是我们医生关注的是患者的人,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从专业角度还得替患者考虑到功能,以及持久性,这就是我们价值体系的体现。
我也一直在每周的医生讨论会上强调,我们的核心就是以患者为中心。每一个来诊所的人我们都要有一个医生是为他负责的。在国外生活过的人会比较了解,人家的口头禅是说我的牙医是怎么讲的。“我的牙医”--这就是牙科的特殊性--我的牙医,就是为我服务的。牙医需要对患者的情况非常了解。一般人会觉得牙科通常来讲就是牙科,实际牙科下面还分了很多专科,这是一般的诊所是做不到的,因为需要不同的专科医生。在国外有很多的专科诊所,比方说专门做根管治疗和专门做正击的专科诊所。而在国内,常见的情况是一个牙医什么都做。专业牙科的做法是由一个医生负责主治,当涉及到专科的时候,他会请内部的专科医生治疗,但是他还是对患者负主要责任。一般综合医院是让患者自己去跑各个专科做,没有一个具体的负责人,对患者的情况也没有办法跟进。
所以我总结了一下,医疗服务机构的良好客户体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尽可能细致全面地把所有信息与患者进行沟通,消弭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在中国,传统医院就诊量特大,医生15分钟看一个病人,不可能与普通病人进行细致沟通。而有的民营医院过度追求利润,极力向病人推荐昂贵的治疗项目。拜尔不会这么做,我们会告诉患者,你的牙病可以有几种治疗方案,利弊、消费金额各是什么,我们有最优方案的推荐,最终的选择权在患者自己。甚至有的患者觉得拜尔太贵,他只是来挂个号,获得一个医生的诊断意见,然后去公立医院做治疗。对这些做法,我们都持开放态度,我们的医生甚至会建议他可以去哪个公立医院,找哪位医生。我们力图让顾客产生这样的印象:我们关注客户的口腔健康,而并不是只关注钱。
其二,医生不应只把自己当成一名“技术专家”,而应该是一位“服务者”。这一意识的扭转甚至比治疗技术本身更为关键。中国的牙医和美国牙医很不一样,美国牙医领域非常市场化,牙科医学院很注意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美国牙医的自我认知也更倾向于‘生意人’而不是‘技术专家’。而对于中国的牙科医生来说,他们的服务意识要薄弱得多,要重新慢慢培养和建立。
专业牙科诊所的医生会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找到相应的专科医生治疗,并全面负责其他的综合治疗和保养保健,这就是根本的区别,普通综合医院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且形成一套体制,完善起来在全国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