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徽黄山宏村飘尘 |
分类: 中国--人生无根蒂 |
与两个学生包车从黄山赶到宏村,原来他们是从湖南来宏村写生的,本想冒雨登黄山,没想到雨越下越大,爬了一会儿就只好下山正好遇到我们。我在心中默默的祈祷,希望雨尽快停,不要为我们的行程留下遗憾。
好不容易摆脱各种小商贩的纠缠,与一位兜售雨伞的大妈闲聊得知她家也是受保护的民居,还邀请我们去她家尝尝特产,我们接受了邀请。买了80元的门票,我想如此的高价门票也是沾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光,去过爱尔兰、英国、韩国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门票都不会像国内这么离奇的高,我好像理解了逃票的人。
我们先跟随免费导游在古村中转了一圈,看了古村的精髓景点,只不过1个小时的时间。走在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上,暴雨让路上的雨水已经来不及流入水渠,漫步在近100毫米的水中,在黄山徒步10多个小时中屡建奇功的登山鞋,最终也没有经受住考验,鞋中进水了,只好趟水回到大妈家稍作休整。
与这座古民居的主人,我眼前的大妈和大叔聊天,虽然感觉他们略微有点商业的气息,但还算纯朴。古村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生活好了,他们家盖了新房做旅馆,大妈是每天在村口的售票处兜售雨伞,招揽住宿和餐饮的生意,还兼做采购,大叔既是厨师,也是农民,他还得照料家里的田地。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据说宏村是依据仿生学建造的,整个村落呈“牛”型结构布局。我们顺着南湖开始游览,一座精致的石拱小桥与堤坝横穿南湖,看着村民悠然而过,感觉是我们打扰了他们的生活。
缓步进入南湖书院,古香古色的私塾,究竟有多少学生是从这里步入仕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呢,我们不得而知。近距离欣赏徽派建筑,其实现在保存较好的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的房子,我想穷人的房子可能早已倒塌。我们来到敬德堂,一些字画和家具的摆设明显不规范,如果是为了参观而七拼八凑的文物,多少也失去了一些参观的价值。
从西溪引水修建的水渠错落有致的通过村中的各个民居,据说以前的村民用的都是水渠的水,现在被自来水而取代了。沿着水渠来到月沼,是一个半月形的湖,湖的四周都是古民居,最有名的是汪氏宗祠,也就是现在的乐叙堂,不过正在维修,无法进入。
顺便参观了承志堂、树人堂、德义堂等古宅,村口有2棵参天古树,似乎在像人们诉说古村的沧桑历史。天公不作美实在头痛,也难怪许多色友多次光顾宏村,能遇到一个好天气实在不易。让人心碎的是,在我准备离开宏村时,大雨竟悄然的停了,也许是老天和我开玩笑,不过这玩笑开的有点大。